2022年关于全县员教育工作情况介绍范文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员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先导性工作,围绕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实效三个“发力点”,下足狠功夫、硬功夫,促进全县员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教育形式,激发兴趣点
一是远程课堂集中学。全县297个村(社区)实现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善用“学强国”“红星云”等线上教育平台,创新建立“直播室”,使远程教育成为基层员的“知识宝库”,有效破解了农村流动员多、集中学难的局面。
二是微信课堂便捷学。积极使用县本级“**州”“**州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开设“员风采”“**视频”等特色专栏,实时发布的思想理论等内容150余篇,将培训课堂搬上“云端”,极大提升员教育培训灵活性。
三是基层课堂交流学。深入推动基层
教大学
、大
研讨,举办干部夜校培训340余期,培训
员干部2.1万余人次;三级干部下沉一线,指导召开
小组扩大会议3000余次,解决基层问题1700余个,有力推动政策方针宣讲到位、
群密切联系到位、能力
提升到位。
二、丰富教育资源,拓展教学点
一是打造教基地群。结合县情实际,申报1个市级员教育培训基地、5个市级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打造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个监狱警示教育基地的员教育基地群,目前已有120余家单位,共计1.5万余人次到基地群开展员教育活动。
二是配强教师资队伍。通过师资遴选、集中培训、上下交流等制度,实现师资开放式、动态式、共享式管理,目前已有志愿者讲师队伍300人、专职讲师24人、兼职讲师276人,各级组织在安排员教育培训授课讲师时,从师资库中按需聘请师资进行授课。
三是挖掘革命红色资源。广泛开展优秀员教育教材征集活动,精心打磨出《伟大壮举》《谭震林的清人生》《三张收据》《信仰的丰碑》等一批优秀精品课67堂,将本土红色人物、红色故事搬上舞台,形成的特色课经验被中组部员网推介。
三、提升教育实效,把握关键点
一是坚持分类培养。积极探索员分类教育培训模式,为员“量体裁衣”,力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如开展“送学上门、送书上门”主题日活动,加强老弱员培养教育力度,确保他们不停学、不掉队;如开展“田间课堂”,把农技培训搬到田间地头,提升农村员参与积极性。
二是坚持积分管理。把开展员积分制管理,作为加强员日常教育管理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株洲”信息化平台,动态记录员积分变化情况以及得分项目、扣分原因等,形成员积分档案,以小积分激活员培养教育“大管理”,形成了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坚持成果运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洁家园、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3400余次,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森林防火、维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一线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群干群关系,让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