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就2022年度抓基层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聚焦主责主业,在“严”上发力抓落实。一是自觉担当首责。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2022年,会专题研究工作12次,召开基层工作推进会12次,督办工作20次,深入各村调研指导工作32次。二是建章立制压责。创新建立压力传导机制,探索推出了“年初抓部署、年中抓推进、年终抓验收”基层闭环管理机制和集体研判分析、研究措施办法、试点推动落实、检查验收评比、总结讲评提炼“五步工作法”,将任务分解细化、分段实施,营造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三是动真碰硬问责。先后对10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员进行了批评教育、提醒约谈,对2个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支部予以通报批评,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
2.加强建设,往“深”里推进铸忠诚。一方面,抓好理论武装。始终坚持把学作为会“第一议题”和理论中心组“必修课题”,逢会必学,身体力行带动全镇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干部自觉把标准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2022年共召开会54次,理论中心组集中学 13次。统筹抓好学宣传贯彻的精神各项工作,先后召开会、全镇干部会议、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会传达学;针对组织流动员学难问题,通过开展红色送学寄出的精神学资料118余份,推动在外流动员“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另一方面,抓好问题整改。基层巡察调研反馈我镇“两优一先”表彰超比例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表彰比例严格控制在20%以内。认真抓好国家监委纪检监察建议整改工作,认领的1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3.注重强基固本,从“细”处着手提质效。一是打造过硬基层战斗堡垒。探索“项目”,要求各支部围绕“一支一品”领办基层项目,因地制宜探索主题鲜明的特色工作法,全力争先创优。潭港村支部荣获市、县“红旗支部”,离退休支部荣获省、市离退休“示范支部”及县“模范支部”,青年人才支部荣获县“模范支部”。二是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着眼长远强化年轻干部培养,将全镇19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历练,激励引导干部成长成才。注重发掘培养乡村人才,安排专门人员共梳理登记各类人才469人,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读11人、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和产业致富带头人36名。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聚焦产业、资源、政策等要素,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全镇16个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5万元以上,其中潭港村达到50万元以上。
4.强化引领,以“实”字为先促发展。一是抓助力乡村振兴。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纳入抓基层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并加大在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比重,引导员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上来,推动我镇高质量通过了省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考核评估。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员致富人带头人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全镇农业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镇共种植生态有机水稻8000余亩、油菜7000余亩、中药材3000亩、槟榔芋1100亩、茭白1000余亩、双孢菇5.9万余平方米,肉牛、山羊、梅花鹿等特色养殖达2000余头。二是抓促进改善。扎实部署开展“八扬八治”深化建设活动,围绕违反会风会议、工作落实不力、工作纪律松散等轻微违纪行为,通报了5个单位、37名干部,推动全镇风政风持续向好。注重发挥员在重大任务一线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机关员干部下沉村组、高速路口等一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动员镇村206名员参与抗旱救灾服务,实现干部和工作成效双提升。三是抓引领乡村治理。将全镇16个行政村划分为171个“单元网格”,动员510名员分片包户,建立698个镇、村、组、户五级工作微信群,构建起了“镇-村支部-村小组(小组)-员-群众”五级工作网络架构,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2022年我镇进京赴省到市形势明显好转,同比下降23%。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一是谋划工作的创新思路、方法等方面还需积极探索,比如在村级集体经济方面,虽然所有村年收入均超过了15万元,但在培育100万强村方面尚未取得突破;二是抓员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短板”,少部分员纪律意识不强,尤其是流动员管理难的问题没有根本性破解,2022年仍有12名员受到了纪处分;三是推动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力度还待进一步提高,有时还存在就抓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履职尽责,在薄弱环节上求突破。进一步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抓好是最大政绩的正确政绩观,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和各基层组织履职尽责,强化闭环责任体系建设,分阶段强化推进措施,分节点打造特色亮点,力争在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红旗支部(模范支部)创建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强化教育管理,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把学的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组织的一项任务,引导广大员干部提高站位,用眼光和思维审视工作,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带头履行好管治责任。
三是强化创新思维,在促进发展上深发力。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用统领业务,积极构建“+”服务模式,引导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办成事”的良好格局。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