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2022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21

2022年度抓基层工作情况报告

  现将2022年度抓基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22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报告

  一、2022年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把牢统领“生命线”,“三力”升到新高度。一是拧紧思想的“总开关”。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会会议、中心组专题学35次,各级中心组学1700余次,把方向、谋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史学教育,杨克明故居陈列馆投用、20件年度重点民生实事办结。二是锚定前行的“路线图”。对标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迭代升级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中国**城的使命定位、路径载体、举措抓手,切实做到在大局下定位思考行动。全年以迎接和学宣传贯彻精神为主线,全面落实“三个要”要求,全力保持“三个环境”,地区生产总值达900亿元、增长2%。三是筑牢干事的“压舱石”。升级生态智慧评价系统2.0,创新码上监督、码上巡察,切实从上认清危害、肃清流毒。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请示报告33件次。弘扬人人利他、人人成长、人人**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员干部身份认同、职业认同、区域认同不断增强。

  (二)强化引领“发展盘”,大战大考取得新胜利。一是打好经济发展主动战。建立重点项目统领经济发展工作机制,组建专班、成立临时组织开展“3113”项目攻坚,围绕新材料等产业链打造区域性功能性联盟,构建“牵线搭台、企业抱团唱戏”新格局,27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34%,新材料产值占全市1/4。二是打好市场主体纾困战。建立镇街部门培育服务市场主体会例会报告制度和专项考核办法,构建链长制、项目服务专员、企业服务专员等服务机制,无一家企业因疫情停产,市场主体新发展率达11.8%,上市公司发展质效居全市前列。三是打好基层治理攻坚战。把战疫情、战火情、战旱情作为检验和历练干部的战场,32名区领导担任镇街森林防火指挥长,组织动员机关干部上一线、亮身份、当先锋2万余人次,凝聚起“我是员我先上、跟我上”的拼搏力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四是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组建“五大振兴”工作专班,选派35名第一,出台村集体经济专项激励措施,保合村引领让乡村“活”“旺”“好”、塘坝村打好“三张牌”走向振兴路入选我市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三)筑牢组织建设“桥头堡”,全域展现新气象。一是化解组织设置“大命题”。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项目上、建在楼栋上,新建基层组织56个,在新就业群体中打造“红骑先锋”品牌,园区流动员联合组织做法获中组部调研组高度肯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治理”,在菩提社区建设“码上反映”在线平台,居民反映事项办理满意率达100%。二是破解管理整顿“大考题”。扎实开展中组部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明确23条分类标准,构建区指挥员、镇主管员、村协管员三级管理体系,19个重点村制定“一村一细则”管理措施。深入开展镇街、村(社区)两级班子回访调研,一支一策整顿软弱涣散组织21个,优化调整村干部15名。三是纾解制度保障“大难题”。建立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能力提升、监督管理、激励引导“全链条”管理体系,全面落实村干部职工医保、工伤保险,分层分类织开展“擂台比武”活动,出台“五好”班子考评办法,选取19个村(社区)作为“基层减负监测点”,推动基层干部将能力和精力聚焦到抓发展、抓服务中。

  (四)拧紧责任链条“螺丝钉”,管开创新局面。一是自觉当好施工“总队长”。坚持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牵头制定、带头落实会成员工作生活带头十条,强力推动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落实,会会议研究议题42个。二是自觉当好一线“总指挥”。每次调研必看基层、必察干部、必听群众意见,深入镇街部门督导调研基层工作71次。牵头指导2个重点村分类管理、结对联系2个基层支部、包点整顿2个软弱涣散组织。三是自觉当好问效“总督察”。专题听取、政协、**经开区、法检两院和镇街部门工作汇报。从严抓好“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全覆盖与区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与46名新任区管政正职说责说纪,巩固拓展“、一级抓一级”工作成效。

  同时,坚持管人才,认真履行抓“第一资源”责任,实施“十万英才聚**”育才计划,引进院士2名、市级专家14名、急需紧缺人才466人。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基层存在短板,离过程与结果相统一要求还有差距。

  (一)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还需强化。部分组织在抓统领全局、促进发展上效率意识不高、效益观念不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15项指标未能完成年初计划,经济责任审计反馈6个方面28项问题需要整改,说明抓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增强。部分组织融合式抓的力度不够、办法不多,战新产业占比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镇域经济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依旧突出,映射出破解难题的钻劲还不够足。

  (二)工作理念和方法机制还需创新。部分干部存在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基层工作辨识度不高、特色亮点不多,科技创新、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成果,干部思想解放、理念更新刻不容缓。部分干部被动应付抓统领整体智治探索不够,反映在经济上体现为推进数字产业化缓慢、数字经济量小体弱、发展动能整体不强,工作方法抓手需要迭代升级。跟踪问效抓得不够,软弱涣散组织零星存在,审计发现2020年度尚有1项任务未完成整改,暴露出闭环落实、对账销号等机制不健全。

  (三)干部和人才队伍支撑还需加强。部分干部运用专业方法、法治手段、系统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征地拆迁、国企改制、库区移民、涉军等领域矛盾仍较突出,“治重化积”回流率达20%,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呈上升趋势,映射出部分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工作能力偏弱。在人才引进、培育上做得还不够,高层次人才仅占3.26%,高端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偏少,熟悉投融资和市场化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干部不多,高能级科创平台缺乏、资本市场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折射出“塔尖”“塔基”人才政策还不够精准。

  (四)基层组织有形和有效覆盖还需提升。基层用力不均、推进不平衡,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传统领域,但引领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依然还不够高,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占54.8%。对新兴领域和新就业群体覆盖研究还不深,全区目前仅有1个新就业群体组织。

  (五)加强改进的决心和韧劲还需保持。部分干部满足于立足自身比、区内相互比,自觉定位一流、主动对标先进、奋起直追赶超的精气神还不足,竞进拉练、晾晒比拼、争先创优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少数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实、办事效率不高,给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2023年目标举措

  深学笃用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以全域整体提升为引领,旗帜鲜明大抓基层、抓实基层,巩固提升以引领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功能,筑牢宣传的主张、贯彻的决定的“桥头堡”。把建设摆在首位,抓实经常性性锻炼,强化员干部理论武装,全覆盖开展教育培训,切实增强组织力和执行力,让的主张和决定贯彻到基层、落实在一线。二是强化组织功能,塑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新名片。依托统领整体智治推动力量统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体系融合,统筹抓农村提升、城市提效、机关提质、“两新”攻坚、其他领域增色,让基层全域建强、全面过硬。三是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抓带全局的力度和融合度。大力推动抓与抓发展、促治理、优服务多链融合,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引领保障作用,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篇章。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