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监督本质上是监督。的二十届二次全会对监督进行了强调和部署,为派驻机构开展监督提供了遵循和指南。派驻机构要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切实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认真履职尽责,推进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为确保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在被监督单位落地见效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和保障。
突出职能定位找准监督切口
派驻监督是和国家自我监督的制度设计,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构建严密有效监督体系的重要载体。派驻机构在的监督体系中处于前沿阵地,承担着一线监督、一线执纪、一线处置的重要使命,忠实履行派驻监督职责,必须以加强监督为入口和重点。
把准派驻监督属性。牢牢把握派驻监督是监督的本质属性,坚定扛牢“两个维护”的重大责任。牢牢把握派驻自身职能,履行好章、宪法、监察法等赋予的职责使命。既要发挥好全天候、近距离、深感知的“驻”的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当好监委的探头;又要发挥好“派”的权威,敢于并善于斗争。
深刻理解“国之大者”。坚持从上观察形势、把握大局,要聚焦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深刻领会什么是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要把握新发展阶段,引导督促员、干部真正悟透大政方针,坚决向看齐,扎实贯彻决策部署,做到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体现监督单位特点。要紧扣中心工作,把监督的要求和被监督单位的职能定位、组织设置、运行方式结合起来开展监督。充分体现被监督领域、行业、部门的特点,注重通过业务看,既区别于业务监督,又不脱离业务而监督,用眼光、视角审视问题、研判问题,查找立场、态度、担当上的偏差和不足,以实际工作体现觉悟和站位,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
擦亮监督探头聚焦监督重点
派驻机构深化监督,要在监督常态化精准化上下功夫,要具备较真负责的担当精神,让监督的“探头”时刻高质量运行。
构建监督闭环。建立健全台账管理、专人督办、监督检查、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的工作机制,实施监督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落实清单“四单合一”工作法,实时动态更新,构建一条闭环监督链条。将、重大决策部署与被监督单位实际结合,细化为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具体监督事项,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紧盯“关键少数”。紧紧抓住“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等情况开展监督。通过谈心谈话、专题会商、参加领导班子会等压实管治责任。派驻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经常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交换意见、通报情况,通过管好
“关键人”,管住“绝大多数”。
抓牢重点领域。紧扣、重大工作部署、重点工作推进和重要任务落实等抓实监督工作,做到执责必严、失责必问。狠抓权力运行,结合被监督单位权力运行特点,围绕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开展监督,督促其公正用权、依法用权、洁用权。
严抓问题线索。在审查调查中突出监督。分析研判问题线索时,首先从上观察和审视,通过线索研判现象,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查办案件时,首先从纪律、规矩查起,敏锐发现违反其他纪律可能造成的危害。对普遍性、代表性、深层次的问题,及时提出纪检监察建议。跳出个案看案件,将个案查办效果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紧跟形势任务创新监督方法
切实推动监督的关键是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在用好用足传统手段基础上,要不断探索总结务实管用的新思路新方法。
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一线进一步熟悉被监督单位核心业务和运转情况,熟悉被监督单位职权、权力边界和风险点,熟悉被监督单位干部和重点人。俯下身子向基层干部群众问计问策,真正掌握情况,找准监督方向,回应群众期盼。
创新监督模式。积极探索嵌入式、沉浸式监督模式。将派驻机构成员嵌入被监督单位,真听、真看、真体验,在熟悉主责部门工作流程和内容基础上,发现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找出制度纰漏。派驻机构不仅盯具体点位,更要检查参与的工作人员工作是否扎实,工作流程是否顺畅,面临哪些实际困难,还需要完善哪些制度。这样发现的问题才不是隔靴搔痒,监督效能才能不断优化。
研判生态。每年对被监督单位进行一次画像,形成年度生态报告,精准把握“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加强干部政档案建设。将员干部洁从政情况、行使权力情况、民主评议结果、年度述责述报告、违规违纪问题的处理结论、政意见回函等体现在政档案中,动态更新,定期分析,为精准监督提供第一手资料。
完善工作制度。紧跟上级精神,探索研究被监督领域、单位、部门监督特点。根据派驻机构在被监督领域开展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总结提炼监督工作思路和工作经验并逐渐固化形成开展监督的相关制度机制,促进监督的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贯通协同凝聚监督合力
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联动协同,统筹力量方法手段,加强衔接配合,打好监督组合拳,产生1+1>2的效果。
压实主体责任,做到同向发力。派驻监督的重要职责,是以监督责任的履行到位促进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与被监督单位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等协调机制,释放监督叠加效应,搭建派驻机构与被监督单位衔接紧密、协调高效的平台,形成监督责任与主体责任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
搭建监督网络,延伸监督触角。督促被监督单位配齐配强专兼职机关、机关委员和支部纪检委员。建立衔接机制,形成纪检监察组、单位机关和支部纪检委员三级联动的专责监督落实体系。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专题业务培训班、以干代训、全程指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织密织牢监督网。
发挥“驻”的优势,贯通“四项监督”。①强化内部联合。加强上级对派驻工作的领导,将派驻机构、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力量打通使用。建立健全派驻机构与监委机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共同研判被监督单位生态、办案协作等机制。加强与巡视组的协同联动,进一步完善巡前、巡中、巡后沟通协调机制,合力推动巡视整改取得实效。提高与被监督单位组织人事、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水平,实现监督效果的再提升。
锻造忠诚品格扛起监督责任
落实监督责任,不仅需要担当的精神,还需要担当的能力。强化思想淬炼、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律部队。
过硬,做到对绝对忠诚。对绝对忠诚是派驻干部的根脉本色。要把稳思想之舵,持续学深悟透。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的决策部署。履职坚决有力,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以强有力的监督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过硬,做到敢于善于斗争。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切实提高斗争本领,把思想工作贯穿工作始终。注重斗争策略,讲求斗争方法,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能力过硬,做到纪法双施双守。强化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和监督单位业务知识的学,提升专业化水平。通过以干代训、推动全员参与监督、审查调查等方式,锻造实战尖兵。提高执纪贯通能力。精准把握“纪法两把尺子”的内涵、外延、边界,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纪律过硬,做到从严监督管理。加大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大力倡导严深细实的工作。坚决查处执纪违纪、违法行为,严防“灯下黑”,以铁一般的纪律锻造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