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21

  目录/提纲:……

在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深刻认识病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全面总结病案质量管理工作成效,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三、突出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病案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一)聚焦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病案管理体系

  (二)聚焦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聚焦信息化建设,提升病案管理智能化水平

  (四)聚焦质控体系建设,构建全链条的质量监管机制

  (五)聚焦服务改革大局,充分发挥病案数据支撑作用

  四、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病案质量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导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

  在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202x—2025)的通知》文件精神,系统总结近年来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病历内涵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及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夯实病案管理基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推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同志,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医务、病案管理的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市人民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副主任及病案质控员等。刚才,XX医院、XX区卫健委等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有针对性,既分享了宝贵经验,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切实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病案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病案作为医疗服务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_改革的重要支撑。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是落实医疗质量提升行动的必然要求。国家卫健委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202x—2025)》中明确将"病历内涵质量提升"列为专项行动,强调要通过规范病历书写、提升病案编码质量等措施,夯实医疗质量基础。近年来,随着DRG/DIP付费改革的全面推进,病案首页数据作为医保付费、医院绩效考核的核心依据,其准确性和完

  ……略…… 

  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完善。成立了市病案质控中心,制定了《市病案质量管理规范》《病案首页数据填写标准》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定期开展病案质量督导检查和专项培训。近三年来,累计开展质控检查次,覆盖医疗机构家次,举办培训班期,培训病案管理人员、临床医师、编码人员余人次,全市病案内涵质量逐步提升。三是服务改革作用凸显。在DRG付费改革试点工作中,通过加强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全市试点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从202x年的天缩短至202x年的XX天,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区人民医院通过规范病案编码,202x年DRG组入组准确率达到98%,较改革前提升了20个百分点,医保结算资金同比增加万元,实现了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对病案内涵质量重视不足,存在"重医疗、轻病案"的思想,将病案管理简单等同于资料归档,没有充分认识到病案在医疗质量控制、医保付费改革、医院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临床医师缺乏规范书写病历的自觉性,病历记录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个别医疗机构甲级病历率长期低于90%的国家标准。二是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病案管理信息化,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薄弱,电子病历系统功能不完善,与上级医院的数据对接不畅,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据统计,全市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乡镇卫生院中,仅有XX%的机构建立了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严重影响了全市病案数据的整体质量。三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病案编码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编码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编码规则和临床经验。目前,全市从事病案编码的专业人员仅有XX人,其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的不足30%,且存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编码人员兼职现象,编码质量难以保证,202x年基层医疗机构病案首页编码错误率高达40%,远高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15%。四是质控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市病案质控中心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质控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督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医疗机构内部质控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病案质量考核和反馈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着力解决病案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要充分认识到病案质量管理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各级医疗机构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将病案质量管理纳入医院核心工作,对照国家和省、市要求,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病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三、突出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病案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2025年是全面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202x—2025)》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深入推进DRG付费改革、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一年。全市病案质量管理工作要以"病历内涵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聚焦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病案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框架。市卫健委要会同市病案质控中心,结合国家最新要求和我市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XX市病案质量管理办法》《病案质量控制考核标准》等制度文件,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病案书写、编码、归档、保管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形成覆盖病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体系。各级医疗机构要对照市级标准,制定本单位病案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病历书写规范、病案编码规则、质量考核奖惩等制度,将病案质量纳入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确保制度落地见效。二是严格病历书写规范。临床医师是病历书写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等要求,认真做好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等书写工作,确保病历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要重点加强急诊、围手术期、抢救等关键环节的病历书写管理,杜绝"拷贝式"病历、漏记漏签等问题。医疗机构要建立病历质量三级质控体系,由科室质控员、医务部门、病案管理部门层层把关,对新入院患者病历24小时内完成首次质控,出院病历7个工作日内完成终末质控,甲级病历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三是规范病案编码管理。病案编码是病案数据应用的核心环节,编码人员要严格按照ICD-10、ICD-9-CM-3等编码标准,准确对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进行编码。医疗机构要建立编码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协作机制,对疑难病例、复杂手术的编码进行集体讨论,确保编码准确率。市病案质控中心要定期发布编码错误典型案例,开展编码质量专项检查,2025年底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准确率要达到98%以上,基层医疗机构要达到90%以上。

  

  (二)聚焦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市卫健委要将病案管理人员、临床医师、编码人员的培训纳入全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年度培训方案,统筹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重点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年轻医师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结合、集中培训与进修学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5年,全市计划举办病案质量管理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不少于人次;选派名业务骨干到省内外先进医疗机构进修学,培养一批病案管理和编码技术骨干。二是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