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村坚持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的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引领,深入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以组织功能提升为重点,积极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抓,抓好促振兴,构建“四心共织旗红”的工作格局,在全镇形成品牌效应,被评为工作品牌优秀案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引领,坚持围绕核心,构建先锋岗。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员先锋作用。注重“三个规范”: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好内组织生活,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规范村务议事制度,严格“四议两公开”,充分调动员、村民代表参与村务的积极性;规范乡村治理机制,成立乡村治理小组,发挥村两委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三项活动”:主题日活动,组织员、群众志愿者进行巡更,危房排查等活动;员先锋岗活动,评比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态度,争做为民办实事先锋;员百分制考评活动,按照“月度登记—季度审核—年度排名—等次评定”的程序对员的学教育、工作成效、组织生活、遵规守纪方面打分测评,评出员示范户,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突出民心导向,强化宗旨意识,耕好责任田。明确各级职责,全面覆盖村民联络网。将全村分为十二个责任区,由负总责,员、乡中能人具体抓,形成“、员、乡中能人”三级联动机制,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四大行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平安家园行动,组织员群众开展“巡更保平安”“员问平安”等促安全维稳的活动。美丽家园行动,员带领群众定期开展清沟扫地摆整齐工作,鼓励全村干部群众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及承包地周围种花、种树,评选美丽庭院338户、最美庭院15户、文明家庭28户、好邻居10户。清风家园行动,员带头开展清风家园,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摒除陈规陋,实行“喜事小办、丧事简办”,村内大部分的婚丧喜事在村宴会厅举办,减轻村民负担,同时控制规模,避免排场。亲情家园行动,成立村“元载”基金,用于“奖教学金”、老年人福利等。去年慰问困难群众及帮助贫困学生200余人,慰问38万余元,让群众感受到组织亲情般的温暖。
(三)做实统一战线,坚持联通侨心,架接服务平台。发挥乡村能人员地缘人脉优势,实施“125工程”:“1”是发挥组织带领作用和员先锋模范作用;“2”是依托血缘纽带,建设华侨公园、村情侨史馆两个阵地;“5”是组织开展一次慰问、做好一次通报、实施一次服务、召开一次恳谈会、征求一次意见的“五个一”工程,实行干部、员、侨贤划区对接,构建班子联系侨贤一套机制。通过架接联谊乡亲、服务乡亲、推进侨贤回乡、支持家乡建设的连心桥,对农村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去年乡村能人捐助农村各项建设资金达345.75万元。
(四)坚持围绕中心,推进产业振兴,培育壮财路。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的收入,村实施了“三大工程”:“头雁工程”,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村主任作为、村建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亲自谋划,靠前指挥,带领全村村民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净值”密码;“双培工程”,注重把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员。员王明钦把自己种花种草的爱好“发扬光大”,成立全县第一家“绿色休闲农庄”,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品果,每年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三带工程”,员带村民、乡中能人带村民、乡企带村民。依托区位优势,以及国家4A级瑞岩山风景区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三带”作用,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村财收入70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引领。坚持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理念,重点构建统筹、支部带动、员示范的三级联动体系。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产业+治理+生态等模式,推动组织振兴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村级组织领导下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强化组织建设。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组织,每年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不少于60学时。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建立员致富带头人“1+N”帮带机制,每个员结对帮扶3-5户群众。创新开展主题日+环境整治微课+农技培训等活动,建设数字化群服务中心,实现务、村务、服务三务融合。定期组织乡村振兴大比武,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
(三)强化产业振兴。组建乡村振兴联合,统筹区域内资源要素配置。实施红色信贷工程,设立员创业扶持基金。打造特色产业,建立员示范种植养殖基地。推动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培育农村员直播带货团队。开展村企共建行动,引导企业与结对村共建产业链。建立+三变改革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壮大集体经济。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员领办比例不低于40%。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