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践行“房住不炒”定位的必然要求

  二是保障民生福祉,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举措

  三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_和谐的现实需要

  二、总结工作成效,巩固提升保障性住房工作成果

  (一)强化政策落实,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确保工作质量

  (二)优化审核流程,提升住房保障工作效率

  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便捷申报

  二是简化审核程序,缩短审核周期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三)坚持公开透明,确保住房分配公平公正

  一是规范配租流程,严格操作标准

  二是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建立信用体系,加强动态管理

  三、聚焦重点难点,推动保障性住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扩大保障范围,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

  一是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应保尽保

  二是探索多元化保障方式,丰富供给渠道

  三是关注新市民住房需求,完善政策体系

  (二)加强房源管理,提高住房使用效率

  一是建立房源动态监测机制,合理调配资源

  二是加强房屋维护管理,提升居住品质

  三是推动智慧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三)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联动机制

  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三是加强督查……

  在全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保障性住房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我市今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保障性住房工作再上新台阶,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市)分管领导、住建局负责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中心相关同志,以及街道、社区代表。刚才,市住建局和XX区就保障性住房工作作了汇报发言,总结了工作经验,提出了下一步计划,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践行“房住不炒”定位的必然要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明确定位。保障性住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这一定位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强调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中低收入_住房难题。从全国数据来看,202x年全国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204万套(间),有效缓解了住房供需矛盾。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初步构建起以公租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梯次住房保障体系,今年更是提前完成省里下达的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200户、

  ……略…… 

  即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也积极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例如,XX县将保障性住房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保障性住房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我市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同时加大本级财政投入。今年,在省定任务指标的基础上,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公租房租赁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对于公租房建设项目,通过投资、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方式解决资金问题。XX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公租房项目,既缓解了资金压力,又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确保工作质量。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对各县(市)区保障性住房工作进行督查检查。重点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审核分配流程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将督查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有力地保障了工作质量和进度。

  

  (二)优化审核流程,提升住房保障工作效率

  

  一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便捷申报。我市将公租房申请受理工作并入全国统一的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网上申报模式。市民只需登录辽事通平台,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证明材料,即可完成公租房申请。这一举措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申请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自系统运行以来,线上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比例不断提高,有效减轻了窗口工作压力。

  

  二是简化审核程序,缩短审核周期。对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审批环节。建立部门联审机制,住建、民政、公安、不动产登记等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对申请人的收入、住房、户籍等情况进行联合审核,避免群众重复提交材料。过去,公租房申请审核周期长达数月,现在通过优化流程,审核周期缩短至1-2个月,让符合条件的家庭能够更快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定期组织各县(市)区、街道、社区从事保障性住房工作的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政策法规解读、审核流程操作、信息系统使用等方面。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并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坚持公开透明,确保住房分配公平公正

  

  一是规范配租流程,严格操作标准。在公租房配租过程中,制定了详细的配租方案,明确配租对象、配租方式、配租程序等内容。坚持以电脑摇号为主要配租方式,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有公平的机会获得公租房。在摇号前,对房源信息、入围家庭名单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摇号过程邀请多方代表现场监督,并进行全程录像,确保配租过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二是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市住建局网站、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中心公示栏等渠道,及时发布保障性住房政策法规、申请审核结果、配租情况等信息。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群众对违规行为的举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维护住房保障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是建立信用体系,加强动态管理。建立公租房申请人信用档案,对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住房保障等违规行为进行记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违规家庭,取消其申请资格,已享受住房保障的责令退回,并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加强对公租房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定期对承租人的居住情况、收入变化等进行复核,对不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清退,确保住房资源合理利用。

  

  三、聚焦重点难点,推动保障性住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扩大保障范围,满足多样化住房需求

  

  一是精准识别保障对象,应保尽保。进一步深入开展住房困难_摸底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城镇中低以下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_的住房需求情况。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及时更新信息,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个人都能纳入保障范围。针对一些特殊困难_,如残疾人家庭、低保家庭等,制定专门的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标准,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二是探索多元化保障方式,丰富供给渠道。除了现有的公租房租赁补贴、实物配租、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方式外,积极探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新型保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