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某县委书记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某县委书记在全县作风建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7-06

同志们:

  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更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攻坚战”。近年来,xx县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全面推进作风建设,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有干部奔波的脚印,项目建设的工地上有党员忙碌的身影,民生服务的窗口前有职工温暖的笑脸。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干部仍在“躺平式”履职、“走秀式”落实,甚至触碰纪律红线。今天,我们以身边案例为镜,就是要让每一名干部都照出差距、照出警醒,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推动全县作风建设脱胎换骨、焕然一新。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

  一、以案为鉴知敬畏,在“痛定思痛”中拧紧思想阀门

  (一)从“小毛病”到“大问题”,看清作风溃堤的“蝴蝶效应”。有的干部起初只是迟到早退“打擦边球”,逐渐发展成敷衍塞责“混日子”;有的从接受一包烟、一顿饭开始,最终滑向权钱交易的深渊。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作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情”,今天的“不拘小节”,就是明天的“溃坝之蚁”。当“差不多”思想盛行,当“过得去”心态蔓延,看似微小的懈怠,终将累积成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从“侥幸心”到“后悔药”,认清纪律规矩的“带电高压线”。“就这一次不会被发现”“大家都这样不算事”……这些错误认知成了不少干部的“催命符”。有的在项目招标中收受好处,自以为“天衣无缝”;有的在惠民政策落实中优亲厚友,以为“能瞒天过海”。但要知道,纪律的眼睛无处不在,群众的监督如影随形。任何触碰红线的行为,最终都逃不过“伸手必被捉”的铁律。

  (三)从“旁观者”到“局中人”,树牢自我革命的“终身课题”。警示教育不是“看戏”,而是“照镜子”。我们必须摒弃“事不关己”的心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要常问自己:面对诱惑能否守住底线?遇到难题能……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