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定向招录选调生被分配到平利县委办工作。202x年11月,因参加材料写作培训班,从此和办公室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满身学生气到一身班味浓,办公室培养锻炼了我,也见证着我人生的每一次成长蜕变。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这几年在办公室工作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是立身之本
在办公室工作就像匠人琢玉,要始终打磨“金刚钻”才能揽得起“瓷器活”。尤其是我从县上到市上,从到,要快速转变身份,适应岗位需求,就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强化知识输入。因为从事的业务规范性、程序性很强,就要求自己每天拿出一定时间学政策规定、读深度好文,凡是优秀的文章我就收藏,凡是有用的材料我就归集,凡是经典的语句我就摘录,建好自己的“素材库”、丰富自己的“百宝箱”。学而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学。办公室工作节奏很快,有时一天的工作内容可能是在县上一个周的工作量,要是长时间不学,思维就被圈限、运笔就不顺畅、工作就不高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岗位、新的业务,我要加速“充电”,奋起直追,做到“见缝插针”学,尽快弥补知识空白,更新知识储备,确保思想不掉队、能力跟得上。
二、实干是成事之要
在办公室工作,面对快节奏的运转和高难度的任务,软肩膀是挑不起硬担子的,要锤炼一身硬骨头、练就一副铁肩膀,我认为要干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小”事尽为见责任。办公室是上传下达、协调各方的枢纽,每一项建议的起草、每一份文件的流转、每一次会场的布置、每一通电话的接听,看似是“一钉一铆”的小事,背后都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政办科是办公室的办公室,在政办科工作,就是要尽心尽力干好每一件小事,从写好每一篇小材料、做好每一次会议记录、校对好每一份文稿做起,以百倍的责任心,将政策的规定、上级的指示、领导的要求等落实在工作细节上,不因小失大、影响全局。
二是“难”事敢为展担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办公室的“大舞台”是锤炼我们年轻干部的“大熔炉”。面对工作中的复杂局面和棘手难题,要有万般的韧劲和解决问题的担当。挑战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任务有多重,成长就有多快。作为干部,当政策推进遭遇阻力、当部门协调困难重重、当群众诉求千头万绪时,我们都需要摒弃急躁,以抽丝剥茧的细致和百折不挠的韧性,在迷茫中寻找最优解,在担当中破局抓落实。
三是“乱”事善为显智慧。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头绪众多,常如“十指弹琴”,既要应对突发急事的“变奏”,也要统筹日常事务的“和声”。尤其是在政办科工作,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琐碎事务和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唯有跳出自身业务的“一亩三分地”,站在全局和高处看待问题,权衡好大事小事、急事缓事,抓大事不放,抓急事先办,做到杂而不乱、乱中有序,才能统筹好工作、高效完成各项任务。
三、是固本之基
好是生产力、战斗力。从县委办到办,三办三服务的工作性质没变,但是工作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节奏更快了。一支从上到下讲奉献、优、能战斗的团队,保障着办公室这个高强度、超负荷、大功率的机器运转。好多人都说办公室很“卷”,“卷”一方面说明办公室工作本身的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另一方面体现出办公室内部自我加压、不甘落后、比学赶超的氛围很足。作为办公室年轻干部,要不断强化建设,塑造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意志、丝一般的细致,心存敬畏、守牢底线,把“要求严”逐步内化为“我要严”的自觉行动,努力塑造办公室年轻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新的岗位上,我会在办文办会办事中追求极致精细,在“三服务”工作中注入更多温度,在攻坚克难时展现更强担当。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成熟的心态、更加务实的为“三办三服务”事业贡献坚实力量!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