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破思想坚冰,树全域理念
(一)摒弃“看客”心态,树立人人有责意识
(二)打破“小格局”思维,构建全域统筹格局
(三)扭转“一阵风”想法,秉持久久为功精神
二、抓关键环节,促精准治理
(一)垃圾收运“精耕细作”
(二)源头分类“做实做细”
(三)重点区域“靶向攻坚”
三、强联动协作,聚共治合力
(一)部门协同“拧成一股绳”
(二)镇村联动“下好一盘棋”
(三)全民参与“汇成一条心”
四、建长效机制,保常态长效
(一)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二)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三)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五、重宣传引导,造浓厚氛围
(一)创新宣传形式,让环保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突出典型引领,让榜样力量“点亮环境整治之路”
(三)注重文化浸润,让环保文化“扎根群众心灵深处”
……
在全镇环境整治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环境整治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目的是直面问题、剖析根源,找准方向、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全镇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环境整治与生活垃圾治理,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绿色发展,是关系到全镇百姓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大事。接下来,我从五个方面讲几点意见。
一、破思想坚冰,树全域理念
(一)摒弃“看客”心态,树立人人有责意识。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从来不是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过去,不少群众总觉得这是和环卫工人的事,自己只是旁观者。这种错误观念,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大家和美好环境隔开。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环境的守护者、受益者,乱扔一次垃圾,破坏的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捡起一片纸屑,拾起的是文明和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真正
……略……
众反映的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源头分类“做实做细”。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根本途径。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群众的分类意识和自觉性。同时,要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明确分类标识,方便群众投放。还要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机制,对分类投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通报,对分类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分类差的进行督促整改。
(三)重点区域“靶向攻坚”。全镇范围内有一些重点区域,如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等,这些地方人员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我们要对这些重点区域进行“靶向攻坚”,加大整治力度,增加清扫频次,加强日常监管。同时,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如在农贸市场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加强摊位周边卫生管理;在城乡结合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清理乱堆乱放的垃圾和杂物;在学校周边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环境整治。
三、强联动协作,聚共治合力
(一)部门协同“拧成一股绳”。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镇环卫办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土地规划,保障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等场所的管理,督促商户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镇村联动“下好一盘棋”。镇与村(居)之间要建立紧密的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工作共推。镇里要加强对村(居)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及时解决村(居)在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村(居)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还要建立镇村联动的考核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居)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三)全民参与“汇成一条心”。群众是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取得持久的成效。要通过开展文明户、卫生户评选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要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等行为进行监督举报;要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宣传和义务劳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四、建长效机制,保常态长效
(一)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指挥棒”。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各村居、各部门的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内容要涵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考核方式要采取日常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要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等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和问责。
(二)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足额到位。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用于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项目。还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投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