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始,我有幸拜读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全书共分为四辑,前三辑是以回信的方式解答了教师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第四辑是以给老友写信的方式来阐述每年的未尽之言。而我仅读完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便觉受益匪浅,引发了我一连串的感想。
一、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朱老师在书中写到,教师的学习,首先就是向书本学习。虽然我们在教学生活过程中经常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学习,但任何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最伟大的经验往往都在伟大的著作中,所以,阅读才是最快捷、最精准、最低成本高回报的经验学习。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如果老师一问三不知,他们会非常失望,以至于会怀疑教师的信服能力。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很多老师说,他们知道阅读的价值,但是工作、家庭总让他们无暇去阅读。朱老师在书中一句话很打动我: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在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无暇”,只是我们很容易忽视被浪费掉的碎片时间。饭后的小憩,睡前的手机都可以换成十分钟的阅读。十分钟,几页书,积少成多,便成汪洋!
陶行知说,人生为一大事来。朱老师理解这件大事为“看风景”。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是自然风景。读万卷书,是为了看精神的风景。自然风景是有限的,而精神的风景是没有边际的。人生在世,赚多少钱、有多大权利,都是带不走的,唯一可以带走的是精神的财富。
二、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
阅读只是将前人的经验以文字的承载方式传递给我们,但是这些经验怎样为我所用,离不开我们对这些经验的进一步思考。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一个人不过是自然界一只最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芦苇,人因思......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