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行山到沂蒙山,从于都河到延河……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革命老区仿佛一处处红色坐标,见证着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见证着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伟大历程。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些牺牲和贡献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开辟了大小十几个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并成功开创出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这为在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基础上,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宝贵的老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是鼓舞和激励我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望百年党史,老区精神如同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灯塔,穿越历史启迪未来,烛照着我们党的奋斗征程。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红六军团经历了大小战斗几十次,部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7000余人发展到1万余人,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彰显了爱党信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沂蒙老区支前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至今广为传唱,体现着舍生忘......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