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学五年级下册学的那一篇课文吗?“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遍,越发指的紧了。”
他就是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里的主人公。在小学时,我对于严监生就只有爱财胜过生命,吝啬薄情的印象。因为在书中他腰缠万贯,得了重病要吃人参却舍不得银子以至最后病死,临死前连多点的灯草都不放过,硬是要挑掉一茎才肯断气。自己的儿子吵着买肉吃,也只是买个四个钱的应付一下。还有人说严监生是一个薄情之人,因为在王氏病重之际,王氏刚要说把赵氏扶为正室,严监生就连三说“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王氏得了重病严监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扶一个新正室。“真是薄情啊!”但是,严监生真的只是一个薄情,吝啬,视钱如命的人吗?在初中读过原著的我,产生了不同以往的看法。
在所有人的眼中,严监生这个吝啬鬼似乎已经成为了刻板印象。但认真读过书的同学会知道,实情并不不是这样。从一开始严监生出现时,作者就说明了他是一个胆小、有钱的人。为了平复哥哥严贡生的官司,它一出手就出了十几两的银子。当自己的妻子王氏得了重病离开了人世,严监生就单单为了这样一个死去的人办葬礼花了四五千两银子,更不用说王氏平时的补品医药的费用。如果一个人真的吝啬刻薄,他又怎么会这样做呢?如果他吝啬,他就不会为了哥哥的官司花费,不会不找严贡生让他还钱,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人花如此多的钱去办丧事,就不会在王氏死后因物思人而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宁到最后病死……
而上文王氏刚说要把赵氏扶为正室,严监生就连三说“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这是严监生不想听见王氏说“明日我若死了,就把赵氏扶正”这样的话,才这样急切——他不愿面对王氏将要死去的事实。最后他病入膏肓,宁可把钱给王氏的哥哥,自己也没花钱买人参来治病。综上所述......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