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会机关始终将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突出引领保障作用,探索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促业务,以业务强,实现工作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以高质量推动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对忠诚、过硬,在思想上深度融合,牢牢把握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对工作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落深落细的建设重大责任。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三位一体”、“三个带头”理论学机制,坚持“第一议题”抓学、“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坚持不懈用凝心铸魂,深入推进的精神“大学、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深入学领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采取会组带头学、机关组接着学、机关紧跟学、各支部协同学等形式,形式多样地引导全体员干部把岗位工作学化、学活动工作化,不断提高敏锐性和鉴别力,以理论清醒保证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在思想上加深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理解,为依法履职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在推动工作上深度融合,始终保证工作服务大局。持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的决策部署到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抓什么,机关工作就落实什么,把保证中心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为机关工作的落脚点,使机关和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一是坚持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在编制立法项目库、年度立法计划上,紧紧围绕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健全请示报告制度,立法计划及时向请示汇报,会组及时研究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领导立法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监督工作与工作深度融合。会的监督重点在哪里,机关组织就组织员干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决策部署提供依据和意见建议。三是强化代表担当。组织市代表深入学贯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新一届代表专题学培训,通过学帮助代表站稳立场,履行责任,做上的明白人,引导代表正确认识代表的角色定位、职责使命和行权方式,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深化拓展“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激励引导各级代表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三、坚持质量优先、争创一流,在开拓创新上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工作与时俱进。市会机关把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新形式,着力提升工作实效。一是创建机关“+”品牌。制定《商丘市会机关创建“+”品牌实施方案》,探索与业务深度融合新模式,创新“+”品牌建设,分别建立“+专业型支部”“+代表联络站”“+红色教育基地”三个品牌,着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彰显机关工作特色,为“四个机关”建设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障。二是创新乡村振兴帮扶新模式。以“抓促乡村振兴”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帮扶提质增效,注重配强乡村振兴帮扶干部队伍到乡村振兴第一线,选派扎实、敢啃硬骨头、能打硬仗的同志到示范区周集乡和帮扶村宋楼村挂任副、驻村第一和驻村干部,建立机关组成员联系帮扶村机制,用好机关第一支部联系帮扶村支部平台,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广大员、干部、职工深入帮扶村调研走访,为帮扶村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乡风文明等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深入开展,打造抓促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三是探索立法、监督新手段。坚持民主立法,创新“开门立法”新模式,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我市已颁布施行的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开展立法后评估,促进立法质量提升。依托淮海经济区立法协作联席会议,加强与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在地方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和具体立法项目的沟通协作,相互分享立法成果和重要立法信息。在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同时,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健全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监督、联动监督,打好监督“组合拳”,采取“+”、专题询问、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等监督手段,使监督工作做到全覆盖监督、全过程监督,横到边、纵到底,不断提升监督实效,逐步形成监督工作亮点品牌。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