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21

  目录/提纲:……

在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是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二)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是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必然要求

  (三)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是践行全过程人民_、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二、聚焦中心大局,精准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一)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二)聚焦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四)聚焦农民农村富裕富足,持续增进农民群众福祉

  三、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和农村工作水平

  (一)加强思想建设,筑牢履职根基

  (二)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提升履职水平

  (三)加强代表工作,激发代表活力

  (四)加强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

  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省、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总结202x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效,系统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会领导班子成员,市会农经委全体工作人员,各县区会分管主任、农经委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乡镇代表和农业企业代表。刚才,X区、X县、镇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同志作了汇报发言,大家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做法,内容具体、措施扎实,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借鉴,切实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下面,结合全市"三农"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做好"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工作的重中之重。_多次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和人民的重要

  ……略…… 

  强市的目标任务,找准工作与"三农"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通过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等多种方式,推动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是践行全过程人民_、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人民性是工作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_是社会主义_的本质属性。农业农村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全市各级及其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积极反映他们的意愿和期盼。要通过开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活动,推动各级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焦中心大局,精准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2025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及其会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聚焦粮食安全、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重点任务,依法履职、积极作为,以高质量工作助力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市的首要任务。全市各级及其会要加强对粮食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各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政同责,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要重点关注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粮食仓储物流等工作,通过开展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式,督促及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弱项。202x年,我市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种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强。2025年,各级要围绕这些问题,持续加强监督,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万亩。要支持加大种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提升我市种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监督,推动建立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

  

  (二)聚焦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支撑,必须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市各级及其会要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机械化、数字农业等工作,推动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重点关注水利设施、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建设情况,推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比如,县近年来通过实施农田水利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万亩,粮食产量提高X%,各级要总结推广这样的经验做法,推动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要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业品牌建设的监督,推动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培育、认证和保护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全市各级及其会要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关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2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龙头企业数量和规模还有较大差距。各级要推动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