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全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21

  目录/提纲:……

在全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深刻认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

  (三)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推动政银企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准确把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的核心要点

  (一)精准把握政策内涵和支持领域

  (二)科学谋划和包装项目

  (三)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

  三、全力确保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强化培训宣传,提升工作能力

  (三)建立考核机制,强化监督问责

  ……

  在全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4月25日局关于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强化措施,推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我市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局、国资委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各区分管领导、国资国企代表,还有专程受邀前来的国家开发银行XX分行专家团队。刚才,国家开发银行XX分行的专家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固定资产支持融资贷款、EPC融资贷款等相关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重点介绍了实施模式、支持领域及申报条件等内容;市发改委、工信局、国资委等部门及部分国资国企负责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政策理解、项目谋划、对接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的重大意义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着眼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地方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压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具

  ……略…… 

  展对接工作,一方面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建立常态化的政银企对接机制,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为今后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根据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需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活力。例如,在今天的会议上,国家开发银行XX分行的专家就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融资方案,这对于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政银企三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引导、金融支持、企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实现三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准确把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的核心要点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流程复杂,我们要深入研究政策要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一)精准把握政策内涵和支持领域

  

  国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是为了支持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大项目建设。我们要认真学领会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支持领域和禁止性规定。根据国家开发银行XX分行专家的解读,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以下领域:一是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国家和自治区规划的重大项目;二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三是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工程;四是生态环保、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绿色发展项目;五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三农三牧”领域项目。同时,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严禁将资金用于楼堂馆所、形象工程、过剩产能项目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的领域。我们要结合我市实际,对照支持领域,认真梳理现有项目,谋划储备一批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提高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二)科学谋划和包装项目

  

  项目是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接工作的基础和载体,项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金能否成功争取和有效使用。我们要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项目谋划和包装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吸引力。

  

  1.立足长远规划,突出项目前瞻性

  

  要结合我市“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着眼于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例如,在交通领域,可以谋划高铁连接线、高速公路网拓展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市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在能源领域,可以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谋划风光储一体化、氢能产业基地等新能源项目,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领域,可以聚焦我市优势特色产业,谋划稀土深加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

  

  2.聚焦民生需求,突出项目普惠性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项目谋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划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项目。比如,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谋划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强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谋划,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据统计,我市目前有老旧小区个,涉及居民万户,这些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群众改造意愿强烈。我们要积极谋划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争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3.强化要素保障,突出项目可行性

  

  项目谋划和包装不仅要考虑建设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土地、环保、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情况,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要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前做好项目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许可等前期工作,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同时,要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科学测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偿债能力等指标,确保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运营。例如,在谋划产业园区项目时,要提前规划好园区的产业定位、招商方向,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确保项目建成后有产业支撑、有市场需求。

  

  (三)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严格、标准较高,我们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和审批工作,确保项目合规合法、经得起检验。

  

  1.加强项目储备和筛选

  

  各部门、各区县要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对谋划的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和分类筛选,按照“成熟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优先推荐前期工作扎实、要素保障齐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要组织专业力量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和论证,确保项目符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条件和要求。

  

  2.精心编制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是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必须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述清晰。要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认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还款来源说明等申报材料,突出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注重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前后矛盾、数据错误等问题。例如,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详细说明项目的建设背景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