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一、提高站位,以思想引领筑牢团结根基

  (一)从“国之大者”高度把握创建意义

  (二)从“历史经验”中汲取精神力量

  (三)从“现实需求”上强化行动自觉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精准发力提升创建质效

  (一)推动经济互融,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二)促进文化互鉴,厚植共有精神家园土壤

  (三)深化社会互动,构建和谐共居共享格局

  三、创新方式方法,以特色品牌打造示范亮点

  (一)打造“+民族团结”特色模式

  (二)培育“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特色品牌

  (三)探索“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特色路径

  四、强化责任担当,以协同联动凝聚创建合力

  (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高效工作体系

  (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发动群众参与,激发基层创造活力

  五、建立长效机制,以久久为功巩固创建成果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二)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三)强化动态管理机制

  ……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上的主持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既是贯彻落实关于民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行动,也是凝聚全县各族群众智慧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员部署会。_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我们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上全方位嵌入,在多年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此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压实责任,以更实举措、更强担当推动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围绕五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部署推进。

  一、提高站位,以思想引领筑牢团结根基

  (一)从“国之大者”高度把握创建意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形式任务,而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伟业的“国之大者”。对于我们县而言,各民族群众在这片土地上共生共荣,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是落实_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更是全县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才能真正将

  ……略…… 

  促进文化互鉴,厚植共有精神家园土壤。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我们要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中的共通之处,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一方面,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为少数民族的歌舞、服饰、传统技艺等提供展示和传承的平台。同时,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鼓励汉族文化团体与少数民族文艺队伍相互学、共同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民族团结主题的文艺作品,如歌舞剧、书画展览等,展现各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交融。

  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将其融入到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惯中。通过开展主题演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z-教观,培育各族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三)深化社会互动,构建和谐共居共享格局。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在城乡建设中,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民族团结之家”,为各族群众提供交流互动的场所。开展“邻里节”“民族联谊活动”等,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让大家在日常交往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教育领域,推进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鼓励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的班会、社团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同时,加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化建设,确保各族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拉近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方式方法,以特色品牌打造示范亮点

  (一)打造“+民族团结”特色模式。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基层工作深度融合。在基层组织中设立“民族团结先锋岗”,选拔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员担任民族团结宣传员和调解员,及时化解民族矛盾纠纷,宣传的民族政策。开展“支部联建”活动,组织汉族支部与少数民族支部结对共建,共同开展主题日、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工作带动民族团结工作,形成“引领、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基层组织考核内容,定期开展督查评估,对表现突出的组织和员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基层组织和员干部在创建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质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培育“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特色品牌。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少数民族传统技艺进行创新开发,如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民族特色工艺品,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民族文化故事,让传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举办“民族文化创意大赛”,鼓励各族群众发挥创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影视创作等领域,推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打造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和群众参与。通过品牌建设,提升我县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纽带。

  (三)探索“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特色路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治理模式。建立“民族团结议事会”,由各族群众代表组成,共同商议涉及社区发展、矛盾调解等重大事项,充分听取各族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基层治理的_性和科学性。推广“网格化”管理,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网格职责,网格员定期走访各族群众,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同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基层治理与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强化责任担当,以协同联动凝聚创建合力

  (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高效工作体系。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协同推进。各级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总责单位的职责分工,形成“统一领导、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创建工作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加强督查考核,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以严格的责任落实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