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认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选择
(三)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
二、我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
二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三是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二是宣传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
三是部门协作不够紧密
四是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
三、扎实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创新宣传内容
二是拓展宣传形式
三是扩大宣传覆盖面
(二)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优生优育服务
二是大力发展托育服务
三是推进家庭健康服务
(三)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
(四)培育典型示范,引领社会风尚
一是开展新型婚育文化示范创建活动
二是加强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
三是发挥先进人物的带动作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一)提高站位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
(四)强化舆论引导
……
全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为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卫生健康委、市计划生育协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以及基层计生协代表等。刚才,多个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贯彻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新型婚育文化作为人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落实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生育率持续走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x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X]%,较上一年又有明显上升,而总和生育率仅为[X]左右,远低于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的[X]。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新型婚育文化建
……略……
[X]万人次。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报纸、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宣传新型婚育文化知识。二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优生优育指导中心、托育服务机构等建设,为群众提供生育全过程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优生优育指导中心[X]个,托育服务机构[X]家,托位数达到[X]个,初步满足了群众的托育需求。三是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培育了一批新型婚育文化示范乡镇、示范村和示范家庭,通过典型带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例如,[具体区名]的[示范村名],通过打造新型婚育文化长廊、举办婚育新风文艺演出等活动,使新型婚育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样板村。
(二)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地区和部门对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认为婚育观念是群众个人的事情,干预过多会引起群众反感,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二是宣传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宣传活动大多停留在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传统形式上,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在新媒体时代,没有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方式,导致宣传覆盖面不广,效果不佳。三是部门协作不够紧密。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如卫生健康、民政、教育、妇联等,但目前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推进婚俗改革方面,民政部门负责婚姻登记管理,而宣传新型婚育文化则主要由卫生健康部门和计生协承担,由于缺乏有效协作,婚俗改革与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未能有机结合。四是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虽然我市在优生优育、托育服务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服务供给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托育服务方面,存在托育机构数量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收费偏高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想托不敢托”“想托托不起”。
三、扎实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创新宣传内容。要紧密围绕新型婚育文化的内涵和要求,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生育政策、育儿知识、家庭健康等,制作一批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例如,编写《新型婚育文化知识手册》,内容涵盖婚育新风尚、优生优育知识、托育服务政策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方便群众阅读。同时,要注重挖掘身边的典型案例,通过讲述群众身边的婚育故事,让宣传内容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拓展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制作新型婚育文化主题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吸引更多年轻_关注。举办线上知识竞赛、直播讲座等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在线下,要结合文化下乡、社区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组织文艺演出团队编排以新型婚育文化为主题的小品、相声、歌曲等节目,到基层进行巡回演出,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接受新型婚育文化的熏陶。三是扩大宣传覆盖面。要将宣传触角延伸到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各个领域。在农村,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定期宣传新型婚育文化知识;在社区,开展“新型婚育文化进社区”活动,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生育政策;在学校,将新型婚育文化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婚育观念;在企业,针对青年职工开展婚恋交友、生育关怀等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生育观。
(二)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优生优育服务。进一步完善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产后访视等生育全过程服务链条。加大对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优化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例如,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一站式婚育服务窗口,将婚姻登记、婚前检查、生育政策咨询等服务集中在一起,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加强孕期保健服务,开展孕妇学校,为孕妇提供孕期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二是大力发展托育服务。加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通过购买服务、提供场地支持、给予资金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托育机构。加强托育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托育服务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确保托育服务质量安全。开展托育服务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推进家庭健康服务。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组织开展家庭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家庭健康主题实践活动等,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建设家庭健康服务中心,为家庭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