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20

  目录/提纲:……

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一、充分肯定成绩,准确把握教育系统招聘工作的显著成效

  (一)创新招聘机制,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统筹

  (二)强化部门协作,保障笔试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三)优化服务举措,提升考生报考体验与满意度

  二、深入分析问题,清醒认识招聘工作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一)区域报考冷热不均,部分岗位竞争失衡

  (二)面试组织难度增大,公平公正面临考验

  (三)后续工作衔接不畅,存在潜在风险隐患

  三、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教育系统招聘后续重点工作

  (一)多措并举,破解报考失衡难题

  一是加强岗位宣传引导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和招聘条件

  三是完善激励政策

  (二)精心组织,确保面试公平公正

  一是严格选拔和培训面试评委

  二是科学设计面试流程和标准

  三是加强面试过程管理

  (三)协同配合,保障后续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建立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

  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招聘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担当作为

  (二)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规范有序

  (三)注重总结提升,建立长效机制

  ……

  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系统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X市暨部分辖市区教育系统2025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工作成果,深入分析当前招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部署后续面试及录用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教育人才招聘任务,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人社局、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各辖市分管领导、人社和教育部门负责人,以及参与本次招聘工作的相关单位代表。刚才,X区人社局、X市教育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对前期工作的经验总结到位,对后续工作的谋划也很务实,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准确把握教育系统招聘工作的显著成效

  

  (一)创新招聘机制,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统筹

  

  本次教育系统招聘工作打破区域壁垒,创新建立“市级统筹+市(区)协同”机制,将市直及京口、润州、丹徒、经开区、句容、扬中6个市(区)的教育系统招聘工作进行统一组织,这一举措在全省范围内都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从数据来看,通过统一岗位发布、报名审核及笔试环节,有效简化了招聘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往各辖市区分散招聘时,平均每个考生需填报2-3个不

  ……略…… 

  话指导服务,帮助20xx余名考生顺利完成报名。

  

  考试前夕,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考生须知》《考点交通指南》《考前温馨提示》等信息,阅读量达15万余次,为考生提供全面、准确的考试信息。在考点现场,设置考生服务中心,提供文具、饮用水、应急药品等物资,为忘记携带证件的35名考生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确保其顺利参加考试。据考后抽样调查显示,考生对本次招聘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8.5%,充分体现了我们服务工作的成效。

  

  二、深入分析问题,清醒认识招聘工作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一)区域报考冷热不均,部分岗位竞争失衡

  

  尽管本次招聘整体报名人数较多,但区域间和岗位间的报考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从区域来看,市直及京口、润州等主城区岗位竞争异常激烈,如X中学语文教师岗位,报考人数与招聘计划数比例高达120:1;而丹徒、经开区等部分偏远地区岗位,报考人数仅为招聘计划数的1.2倍,部分岗位甚至无人报考。从岗位类型分析,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教师岗位报考热度高,平均竞争比达85:1;而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岗位,以及特殊教育岗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平均竞争比仅为25:1。这种报考冷热不均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教育人才的均衡配置,也给后续的招聘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面试组织难度增大,公平公正面临考验

  

  随着笔试工作的顺利结束,即将进入面试环节,而面试组织工作相较于笔试,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对公平公正的把控面临更多挑战。首先,面试评委的选拔和培训任务艰巨。本次招聘涉及多个学科、多种岗位,需要选拔大量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的评委,据初步统计,预计需组建300余人的评委库,如何确保评委选拔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以及对评委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面试流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更加严谨。不同学科、岗位的面试内容和形式差异较大,如音乐、美术等学科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展示,特殊教育岗位需要考察应聘者的特殊教育技能和耐心,如何制定合理的面试标准和流程,避免出现评分偏差,保障每个考生都能得到公平的评价,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面试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也至关重要,如何防止人情干扰、确保面试全程透明公正,需要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

  

  (三)后续工作衔接不畅,存在潜在风险隐患

  

  在招聘工作的后续环节,如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公示及录用等方面,还存在工作衔接不紧密、流程不够顺畅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在资格复审环节,由于考生数量众多,资料审核工作量大,部分工作人员可能因疲劳或疏忽导致审核出现疏漏;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考生提供虚假材料、证件不全等问题,缺乏统一的处理标准和流程,容易引发争议。

  

  体检和考察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沟通,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工作配合不到位,可能导致工作延误,影响整个招聘进度。在公示和录用环节,若对公示期间收到的异议处理不及时、不妥善,或者录用手续办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不仅会损害考生的权益,还会影响部门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提前谋划,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三、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教育系统招聘后续重点工作

  

  (一)多措并举,破解报考失衡难题

  

  一是加强岗位宣传引导。各辖市区要结合本地教育发展需求和岗位特点,制作详细的岗位宣传资料,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宣讲、人才招聘会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偏远地区学校在工作环境改善、生活待遇提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人才报考。例如,区可以制作“走进教育”系列宣传视频,展示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师风采和学生活动,增强岗位吸引力。同时,针对报考人数较少的学科和岗位,制定专项宣传方案,突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引导考生合理报考。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和招聘条件。组织专家对各岗位的招聘条件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在确保招聘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偏远地区和紧缺学科岗位的报考条件。如对特殊教育岗位,可降低学历要求,增加专业技能测试比重;对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岗位,可适当减少笔试成绩占比,提高面试成绩权重。,探索实行“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编制壁垒,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缓解岗位报考失衡问题。

  

  三是完善激励政策。研究制定针对偏远地区和紧缺学科教师的激励政策,提高其待遇水平。设立偏远地区教师专项补贴,根据距离主城区的远近和工作环境的艰苦程度,每月给予300-800元的补贴;对在紧缺学科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培训进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引导人才向偏远地区和紧缺学科流动。

  

  (二)精心组织,确保面试公平公正

  

  一是严格选拔和培训面试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