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
(一)以“全区域覆盖”构建粪污处理体系
(二)以“全主体参与”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三)以“全链条推进”提升治理科学化水平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挑战压力
(一)养殖污染防治责任落实仍有差距
(二)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有待完善
(三)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健全
四、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质效
(一)压实各方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三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
(二)完善设施建设,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一是优化处理中心布局
二是提升设施运行效率
三是拓展有机肥应用场景
(三)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治理方式方法
一是推广绿色养殖技术
二是研发高效处理技术
三是打造智慧治理平台
(四)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治理取得实效
一是加大检查力度
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三是强化社会监督
……
在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区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X镇、X街道主要负责人以及重点畜禽养殖企业代表。刚才,X区农业农村局、X镇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提出的措施也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区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以来,_多次强调,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群众切身利益。我区作为农业大区,畜禽养殖存栏量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统计,202x年全区生猪存栏量达万头、家禽存栏量万羽,随之产生的畜禽粪污年排放量约X万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不仅会造成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略……
截至目前,2处处理中心已累计收集处理畜禽粪污万余方,覆盖全区X%的规模养殖场和X%的散养户,实现了“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的全区域覆盖模式。以镇处理中心为例,该中心通过建立“养殖户—收集员—处理中心”三级联动机制,配备粪污收集车辆,划定个收集片区,每个片区安排名专职收集员,实行“每日巡查、定期收集”制度,202x年第一季度就收集处理粪污万方,较去年同期增长%,有效解决了以往分散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二)以“全主体参与”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积极探索“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治理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方式,将养殖户、处理中心、种植户等主体纳入资源化利用体系。出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扶持办法》,对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给予每平方米元的补贴,对第三方处理企业按处理量给予每吨元的奖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我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与家养殖场签订《粪污委托处理协议》,以每吨元的价格收购畜禽粪污,经过处理后制成有机肥,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周边种植户,形成了“养殖—处理—种植”的闭环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区共签订各类粪污处理协议份,培育第三方处理企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个,带动余户养殖户参与污染治理,户均年增收X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以“全链条推进”提升治理科学化水平
从粪污产生源头、处理过程到末端利用,我区构建了“源头减量化、过程精准化、利用资源化”的全链条治理模式。在源头_方面,推广干清粪工艺、雨污分流技术,全区X%的规模养殖场完成标准化改造,粪污产生量较改造前减少X%;在处理过程中,引入物联网监测系统,对处理中心的温度、湿度、沼气产量等指标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确保处理效果达标;在末端利用环节,建立粪污还田台账制度,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实现了“精准化还田、资源化利用”。该模式不仅被省畜牧兽医局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其中“立体养殖+农牧结合”的经验还入选自然资源部第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并作为省级农村改革主要经验被省农委在全省推广。例如,生态农业合作社采用“猪—沼—果”模式,年出栏生猪头,产生的粪污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渣沼液作为果树肥料,年节约化肥成本万元,水果产量提高%,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全利用”。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挑战压力
(一)养殖污染防治责任落实仍有差距
尽管我区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已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但仍有X%的散养户存在设施简陋、管理粗放的问题。个别镇、街道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对辖区内养殖场(户)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个别养殖场粪污偷排、漏排问题时有发生。例如,202x年月,镇村某养殖场因未及时清理粪污,导致粪水外溢污染周边农田,被群众举报后,区环保部门依法对其处以万元罚款,但这也反映出基层监管存在漏洞。,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淡薄,认为污染治理增加成本,对政策支持的依赖性强,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管。
(二)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粪污处理中心的设计处理能力为年万吨,但202x年实际处理量仅为万吨,设施利用率约X%,存在“建而不用”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养殖场(户)地处偏远,粪污收集运输成本高,处理中心难以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有机肥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农民对有机肥的接受度不高,更倾向于使用化肥,导致处理后的有机肥出现“销售难”问题。据调查,我区有机肥本地销售量仅占产量的X%,其余需外销至X市、X市等地,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粪污处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针对不同畜禽种类、不同粪污特性的专业化处理技术相对缺乏,制约了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三)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健全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涉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职责划分不清、协同配合不够的问题。例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养殖环节的污染防治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污染排放监管,但在处理养殖场污染投诉时,有时会出现“多头管理”或“管理真空”的情况。202x年X月,街道某养殖场因气味扰民被群众投诉,农业农村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在现场检查时,因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处置效率低下,群众满意度仅为%。,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掌握的养殖数据、污染监测数据未能实现互联互通,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质效
(一)压实各方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X镇、X街道要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主要负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