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围绕“纪检干部如何树牢正确政绩观”开展专题学研讨。的以来,就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建设也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务实为本”。在XXXX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在纪检工作的复杂战场上,政绩观如同无声的航标,牵引着我们行动的方向,更是衡量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前段时间,XX在会上谈到:“纪检工作要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抓实以案促改和深化标本兼治……”等观点,其实就是正确政绩观在纪检系统的具体要求。然而,现实中“重惩治、轻预防”的倾向时有显现,将查办案件数量视为唯一勋章,却未能深挖制度根源;将雷厉风行的“风暴”当作功业,却忽视润物无声的堤坝。从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总体要求来看,查办案件不是目的,要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达到预防为先关口前移的效果。纪检干部要真正理解“遏恶于未萌”的深远价值和战略意义,才能在清风正气中书写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政绩。现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正确政绩观的核心要义。
“遏恶于未萌”之精神,其光芒在中华治理智慧中早已熠熠生辉。《易经》中“履霜坚冰至”的哲思,《韩非子》里“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的警示,皆昭示着在祸患初露端倪时扑灭其星火,方为治国安邦的上策。在纪检领域,这种智慧更升华为一种伦理:纪检干部天然肩负着守护生态健康的使命,当将防患于未然置于功绩评判的核心位置。如古语所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其深意正在于用无形之堤防,使万千干部免于浊浪之吞……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