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财经委员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全市财政运行面临的形势,查找突出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推动全市财政金融健康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直面问题,深挖根源,以高度的自觉抓好财政领域突出问题整改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市财政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挑战,绝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遮遮掩掩。从近期调研和审计、督查反映的情况看,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一是财政收入结构不优,可持续性堪忧。传统支柱财源增长乏力,新兴财源培育不足,过度依赖部分行业、个别企业的税收贡献,抗风险能力较弱。部分县(市、区)非税收入占比偏高,收入质量有待提高。税收潜力挖掘不深,征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财政支出压力巨大,刚性约束不强。“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基数大、刚性强,叠加各项民生政策提标扩面、债务还本付息、重大项目配套等需求,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同时,一些领域和部门依然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资金使用碎片化、低效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铺张浪费、违规开支等现象尚未根绝,“过紧日子”的思想尚未完全落到实处。
三是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化解任务艰巨。部分地区债务规模较大,还款高峰期集中,偿债压力持续加大。隐性债务化解仍需持续发力,部分项目融资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四是财政管理基础有待夯实,体制机制仍需完善。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待提高,预算约束力有待增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不够,存量资金盘活……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