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街道作风建设专题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稿

在街道作风建设专题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稿

发布时间:2025-09-01 14:55:39

同志们:

在街道作风建设专题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稿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主要目的是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建设,动员全街道上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奋力谱写x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今天的课,我将围绕“明意义、寻路径、见实效”三个维度,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优良引领和保障“新x、新生活”宏伟目标的实现。

今天是2025年8月x日,我们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十四五”规划即将迎来收官,而“十五五”的宏伟蓝图正在谋划擘画。今年,也恰逢我们x街道成立65周年。抚今追昔,一代代x的建设者们用汗水与智慧,将一片工业老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肩负的责任无比重大,我们面临的使命无上光荣。在这样的时刻,重温和深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明意义——深刻领会加强建设的时代内涵与现实紧迫性

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开启了建设新篇章。各项纪律规定不仅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更是我们在新时代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庄严承诺。对于我们身处基层的员干部而言,问题绝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关系到我们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一,加强建设是应对时代考验、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对我们x街道而言,同样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压力与发展挑战。老工业区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我们去攻坚克难,城市更新的复杂任务需要我们去精细运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我们去全力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思想上的松懈、上的漂浮,都可能让我们错失机遇,甚至在严峻的挑战面前败下阵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是战斗力。只有锤炼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清正洁的过硬,我们才能带领广大群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将“新x、新生活”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第二,加强建设是赢得群众信赖、夯实执政根基的根本保障。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也最真切。近年来,我们通过“接诉即办”这个重要抓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但这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必须警惕“门好进、脸好看、事依然难办”的隐形变异,警惕对待群众诉求“口号喊得响、行动轻飘飘”的形式主义,警惕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的麻木和懈怠。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如果不正,脱离群众,我们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不断厚植的执政基础。

第三,加强建设是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区域跃升的强大动力。当前,x区正在大力实施南部崛起战略,我们所处的x创新区先导区建设也已全面铺开,这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发展的新引擎,抓不住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要将宏伟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画,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全体员干部的优良和强大执行力。如果我们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平庸心态,存在“推、拖、绕”的官僚,那么再好的政策、再大的机遇也会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以一流的创造一流的业绩,确保在区域发展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寻路径——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将建设引向深入

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明确了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更要找准路径,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关键就是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要突出“深”字,在理论武装中铸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问题,根子在思想。只有理论上清醒,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深入学贯彻纪律规定精神,绝不能停留在读读文件、听听报告的浅表层次,而是要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关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真正弄清楚我们“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根本问题。街道工委和各级组织要带头组织专题学、集中研讨,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要将理论学与街道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思考如何用的创新理论指导我们破解城市更新中的瓶颈、如何推动x创新区的产业聚集、如何提升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要让每一名员干部都深刻认识到,优良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内在的性修养,是融入血脉的品格。

二要突出“常”字,在常态长效中固本。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坚决摒弃“一阵风”“搞运动”的错误思想,把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坚持制度治、依规治,不断完善我们内部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和问责体系。比如,在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经费管理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规定,堵塞漏洞,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强化监督执纪,综合运用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巡视巡察等多种方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今天我们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就是要让大家从反面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训。我们身边也曾发生过一些值得警醒的案例,有的干部在项目推进中责任心不强,导致民生工程进度滞后,群众意见很大;有的工作人员在服务窗口态度生硬,让前来办事的群众“跑断腿、寒了心”。这些看似小事,却严重损害了的形象。我们必须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防微杜渐。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