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场监管局制售假冒伪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202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食安委〔2025〕3号)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安全,XX县市场监管局自2025年5月起,聚焦肉制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全链条,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制售假冒伪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化排查整治、优化协同联动、细化宣传引导,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冒伪劣肉制品违法行为,取得阶段性成效。
……略……
制品生产企业8家、小作坊23家、农贸市场及超市鲜肉经营户117家、餐饮服务单位324家,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针对检查中发现的37家经营户未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5家小作坊存储条件不达标等问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整改完成后组织“回头看”复核,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对涉嫌制售假冒伪劣肉制品的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联合公安部门开展突击检查4次,运用快速检测设备对123批次肉品进行现场筛查,对检测不合格的21批次产品依法抽样送检。经检验确认,立案查处使用病死畜禽肉加工食品案件3起、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肉制品案件5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1起,依法实施处罚合计42.6万元,没收假冒伪劣肉制品1.2吨并集中无害化销毁。
专项整治注重监管效能与社会共治同步提升,通过宣传引导与制度建设巩固整治成果。一方面,多维度开展普法宣传,依托“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组织人员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专题宣讲28场,发放《肉制品选购指南》《食品安全法解读》等宣传资料1.2万份;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6期,播放识假辨假科普视频12条,覆盖受众8.3万人次,有效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与_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指导27家肉制品经营主体完善“一品一码”追溯体系,与11家大型商超、餐饮连锁企业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将3家整改不到位的经营户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实施“双随机”抽查频次加倍措施。据第三方机构开展的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显示,群众对县域内肉制品安全的满意度由整治前的78.5%提升至91.2%。
尽管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需正视当前存在的短板弱项。一是农村地区流动摊贩、家庭式小作坊监管难度较大,部分违法行为隐蔽性强,线索发现与证据固定存在一定困难;二是基层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专业检测设备操作、电子追溯系统应用等技能培训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消费者对假冒伪劣肉制品的辨识能力仍待提升,主动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需持续激发。
下一步,XX县市场监管局将以此次专项整治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