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5年03月27日)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省关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制定“135”规划,推动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工作的整体提升。然而,在取得一定成效的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阵地建设逐步完善。市教科院挂牌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构建起市、县、校三级管理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遴选32所学校作为示范点,目前已有152个心理健康辅导室(功能室)投入使用。二是师资力量持续壮大。全市中小学校共有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2422人,其中专职教师97人,61所学校已配备至少一名专职教师。三是管理制度日益规范。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案”心理健康档案等措施,实施分级分类的针对性干预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层面:认识误区与责任缺失
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基础,但部分家庭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关注缺位。首先,教育方式不当。部分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表现出专制独行或控制支配孩子的倾向;另一些家长则溺爱袒护,过度娇惯放纵孩子;还有部分家长选择不闻不问,放任不管孩子。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