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街道工作既是发展一线、民生一线,也是改革一线、稳定一线。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基层、关心基层,对街道干部的培养任用更是高看一筹、厚爱一筹。选拔到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岗位上后,我深刻体会到:虽然职级不高,但责任重大、影响很大;虽然权力不大,但平台很宽、舞台很广。如何不负使命,做好“当家人”、“掌舵者”、“领头雁”、“勤务员”,成为一名称职的街道书记,值得思考体悟,并以此自勉。
一要谋得实,调高发展定位参照系。清名桥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文脉基础深、发展空间窄、社会期盼大。作为街道一把手,时刻提醒自己紧随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在职级待遇上“知足”、在干事创业上“知进”。坚持文脉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视角合理定位。加强社区、街巷、楼宇和人的精细管理,让生活更宜居、环境更精致,延续“住在南门”的佳话。加快项目推进、地块开发、路网建设、楼宇利用,推动棚改、旧改和设施完善,打造符合城市特质、要素汇集的未来空间。尊重时代进步和群众利益的双重要求融合施策。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惠民富是目标。无论是清名桥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还是棚户区改造,以及大板房原地翻建的规划设想,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让社会参与进来、把群众组织进来,在思辨宣传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赢得思想上的统一和推进上的合力。探索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双重办法来破解难题。无论是补短板还是强弱项,坚持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以重锤钉钉的狠劲、拧准螺丝的巧劲、蚂蚁啃骨的韧劲,思“破题”之策、寻“解题”之法、行“答......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