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坚持严的主基调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强化思想、制度、日常、联动四大监督,不断拓宽监督视角、织密监督网络、发挥监督实效,推动干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干部监督“防火墙”。把教育放在首位,县委会成员以上率下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1次理论学,各乡镇各部门从严从实高标准开展。将学贯彻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引导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定力。坚持教育、警示、预防“三优先”,通过主题日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三会一课”、校集中培训等方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洁从政教育、性风纪教育,进一步坚定员干部理想信念、筑牢性根基。同时,通过**网、**手机报等渠道,对《中国章程》《中国内监督条例》等内政策条例进行宣传解读,提醒和教育广大干部提高自律意识,强化性锻炼,形成自我监督约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强化完善制度,扎牢干部监督“铁栅栏”。针对干部监督管理滞后、执行力度小等问题,建立“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机制,开展监督检查和巡察,对各个渠道发现反馈的问题汇总形成一个台账,建立乡镇、部门两份清单,明确和行业职能部门的双责任,以双问责加压确保每个问题整改在和行业职能部门的双销号。完善落实诫勉、函询、任前集体谈话日常监督制度,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朵、扯袖子”,防止“小病”变“重疾”。综合运用督查调研、全员谈话等制度,推动监督下沉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让干部感受到监督、惯被监督。落实干部素质考察,坚持把标准放在首位,民主测评必测、个别谈话必谈、征求意见必听、反映问题必核。
三、强化日常监督,拉好线上线下“警戒线”。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教育警醒、保护干部”原则,紧抓全程监督主线,把监督措施贯穿日常管理。线下通过实地调研、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参加主题日、重要会议等方式,近距离了解、发现干部,倾听群众对员干部生活等方面问题反映,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扯袖子”“咬耳朵”。线上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宣传推广“***”微信小程序,形成以“12380”举报电话、网页、小程序、信函、短信和为主体的干部监督体系。对干部推行积分制考核,对实绩突出的加分,工作不力的减分,对排名靠后的,由(组)进行谈话督促,综合运用组织谈话、点名道姓曝光等方式,让履职不力干部“现形”。
四、强化信息共享,构建部门联动“大网络”。构建干部监督“大工作格局”,把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衔接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干部监督工作合力。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定期集中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在企业(社团)兼职任职、违规出国(境)、吃空饷等专项排查、销号整改,对存在问题的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涉嫌违纪违法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每半年集中听取各部门分管县领导的意见,着重听取领导班子和重点岗位干部的思想建设、工作能力、工作、工作实绩等方面内容。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