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坚持精准施策,强化工作措施,激励基层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
一是注重培育历练,激励党组织书记“善作为”。利用各级党校、乡镇夜校、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平台上好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入职第一课”,采取“推荐+点名”的方式不定期组织到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同时,创新“头雁指数”量化评价体系,通过“晒、比、评、述”方式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以赛促评、促改、促进,锤炼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目前,累计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2期152人次,现场培训1200余人次,田间地头农业技术培训410余人次,“擂台比武”推选擂主9名。
二是强化干部监督,激励党组织书记“勤作为”。全面落实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履职要点”,压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责任。认真贯彻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和村财镇管、公开事项事前审查制度,同步加强乡村两级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助推各村“三员合一”,每季度“点穴式”随机抽查、“地毯式”实地走访,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县共备案登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76名,累计开展监督检查380余次,谈话12人次。
三是抓实考核评价,激励党组织书记“真作为”。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村级发展难点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考核与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增收、基层治理、村庄环境、文明创建等工作挂钩,各项考评指标对标百姓“幸福指数”,以考促干,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