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关于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21

关于推进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报告中对“增强组织功能和组织功能”作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严密的组织体系是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监狱机关是机关,属性是第一属性,监狱系统与业务工作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中,监狱系统也还存在着对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上不够清晰、具体联系上衔接不够紧密、相互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鉴于此,探讨推进监狱系统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价值意义、现实难题和实践路径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于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调研报告

  一、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

  (一)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是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的责任。深刻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工作才能找准定位。”这深刻揭示了工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关键点,指明了新时代机关工作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同时也为监狱机关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供了科学指南。为此,必须深入学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思考、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监狱机关的建设工作质量。

  (二)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建设和人民放心的过硬队伍的迫切要求。监狱工作是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决落实的绝对领导,把的建设贯穿队伍建设始终。推进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突出统领、强化引领,着力建设“四化”“五硬”的过硬民警队伍,确保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始终听话、跟走,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和人民手中。

  (三)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提升监狱治理现代化必须依靠提高的领导现代化和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实现。加强和改进的领导、建强战斗堡垒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扎实推进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监狱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新贡献。

  二、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单位组织负责人从思想上十分重视工作,但对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还把握不准,在遇到多项任务叠加时,还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的建设受到影响。有的把工作简单混同于务工作,认为务工作冲淡了中心工作,给基层添麻烦,影响了业务工作。有的认为维护安全稳定是硬指标,而工作是软任务,仍然存在“重业务、轻”的惯性思维。有的谋划业务工作不善借之力,不知如何发挥组织的功能和组织功能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业务工作面临难题和困境时,不注重从维度理思路、找方法,导致把方向、谋大局的功能不能全方位激发,难以形成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大联动发展格局。

  (二)融合的思路不清晰。少数组织在抓工作时有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求真务实的,一味就“完成要求任务”抓而抓,与业务工作相脱节、相割裂甚至相排斥。有的员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组织没有及时提供关心帮助,思想工作没有跟上,甚至针对少数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淡漠等现象,存在引导不准、教育不力、监督不够的问题,不能真正发挥组织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功能作用。

  (三)融合的力量不够强。务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下目标要求还有不少距离。一方面,专职务干部还没有完全做到“应配尽配”,很多单位务干部往往身兼多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专兼职务干部能力素质也不能适应与业务融合工作,部分务工作者对中心工作把握不准,对业务工作了解有限,并且人员流动性大,“传帮带”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部分务干部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研究不够,找不到有机融合的切人点和突破口,造成工作“自说自话”“自成一家”。

  三、推动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意见建议

  (一)突出导向,树牢融合思维。一要提高站位。破解与业务融合不到位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消除“不需抓”的认识误区,形成“必须抓”的自觉,树牢“主动抓”的融合意识。实现从“两张皮”向“一体化”,从“围绕式”向“融入式”转变,从物理互动变为化学融合,才能构建多方参与、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力量融合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监狱机关工作科学化水平。二要强化引领。按照“统领、引领,司法工作讲、业务工作重”的要求,在具体处理业务工作中,既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又要有思维、智慧,在管理、教育改造实践中最大限度实现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建警,把学贯彻作为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捍卫者。三要压实责任。牢牢抓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各级务必强化统筹部署、增强融合意识,班子不仅要清楚业务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而且要清楚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部署,在思考谋划业务工作时不忘联系工作实际,在落实重点目标任务时不忘发挥保障作用,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忘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责任人是关键,要始终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学在前列、悟在深处、干在实处,做和业务工作的示范者、引领者、推动者。

  (二)突出大抓基层,夯实融合根基。一要抓住基层组织“末梢神经”。强化系统思维、坚持一体推进,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真正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领导就跟进到哪里。深化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着力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增强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贯彻《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二要抓住员干部“关键少数”。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方针,突出标准,严格把好关、素质关、洁关,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民警队伍。落实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健康体检、心理咨询、表彰激励等系列关心关爱举措,统筹做好职务职级晋升,不断完善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具体措施。三要抓住重大主题教育“重要契机”。坚持用凝心铸魂,紧密结合即将在全开展的主题教育,面向全体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持续深入开展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既要管行为也要管思想,既要管工作圈也要管社交圈,督导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三)突出服务大局,巩固融合成果。一要聚集主责主业。把维护国家安全置于首位,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强化底线思维,深化安防体系建设,保持监管改造秩序平稳。严格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严守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次管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创新改造方式,强化效果评估,提高改造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监狱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二要创新实践载体。高度重视载体创新,把基层的内容方式、目标任务,融合于具体的载体之中,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坚持问题导向、服务中心导向、群众满意导向,深度挖掘与业务融合度强、推动效果大、群众认可度高的业务工作,深入开展“示范点”、“领航”计划、“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品牌,形成工作品牌矩阵。结合监狱机关特点,以监狱系统基层监区为切入点,探索开展标准化支部与标准化监区联创活动,构建以引领的执勤、监管改造为一体的新型标准化建设体系,着力形成具有监狱机关特点、与监狱工作深度融合的创新案例。三要建设“智慧”。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意义上信息化平台进行升级,建设“智慧”平台,打造集宣传、员教育、务工作、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化平台。

  (四)突出工作保障,完善融合机制。一要构建业务联动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重大会议必提要求、基层调研必指导工作、工作督查项目建设必督查基层的“三必”要求。探索建立“全面领导、纵向贯通、横向协同、一抓到底”的与业务同频共振体系,推动形成由上至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和由下至上、层层向上的抓述职评议考核机制,逐步构建局全面领导、专职部门主抓、业务职能部门协同的与业务高度融合格局。二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组织+发展”任务双领办、双推进、双考评机制,通过年初立项、月报进度、季度点评、年终考核,推动两手抓、两手硬。把落实工作责任制情况列为述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职务调整、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层层传导压力。三要落实务干部培养机制。制定务干部配备管理办法,提高专职务干部配备比例,执行务干部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落实务干部与业务干部交流轮岗机制,实施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监狱系统务干部队伍。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