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市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管责任不清晰、组织组建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积极探索实践,创建深化“三联三共”模式,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破题增效。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联商共抓,明晰“谁负责”。抓体系。按照统筹协调、横纵联动方式,明确组织部门、两新工委牵头抓总,交通、市监、商务等部门齐抓共管,乡镇(街道)、村(社区)兜底管理,新业态企业直接负责的工作矩阵,形成“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多方联动”的新业态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建机制。制定新业态行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商议新业态工作,建立信息互通、服务联动、难题共解等机制。今年来,召开联席会议4场次,收集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的意见建议8条,联动交通、公安、教育等部门协调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落户、就学等问题12个。压责任。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新’心向 融‘新’共治”行动 加强新就业群体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新就业群体工作纳入乡镇(街道)绩效考评重要内容,细化摸排建档、推进组织覆盖、建立积分考核体系等8项具体任务,责任单位涉及22个市直部门、28个乡镇(街道、开发区)。
联建共促,解决组织“怎么建”。上下联动摸清底数。建立“组织部门+行业部门+街道、社区+新业态企业”四级联查摸排机制,对辖区内新就业群体进行“地毯式”摸排,分类建立“从业人员”“组织”“员”三本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去年以来,通过开展“员找组织、组织找员”活动,摸排出新就业群体“游离”员30余名。点面结合分类组建。坚持“一企一策”,通过区域联建、行业统建、联络员指导等点面结合方式抓好组织组建,实现的组织和的工作全覆盖,目前已组建支部12个。选派10名联络员挂钩联系16家规模较小、暂时不具备组建组织条件的新业态企业,指导先行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为组建组织奠定基础。内外兼培配强力量。针对新业态小微企业工作力量弱、务人员匮乏的现状,探索推行“3+12”机制,从组织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新业态企业所在地乡镇(街道)分别选派干部挂钩新业态企业支部,并严格甄别、遴选认真负责、年轻有活力的新业态企业员管理人员担任支部,积极打造“专兼结合”工作队伍。深入开展“培育强新”行动,实施入积极分子专项培育计划,今年来,新就业群体递交入申请书120余份,确定入积极分子25名。联享共融,引导队伍“起作用”搭建服务平台。结合创建“+”邻里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等,在全市快递小哥集聚的区域建设42个暖“XIN”驿站、员加油站,推行“8+N”服务,设置图书角,配备空调、微波炉、应急医疗包等设施,免费提供饮水、手机充电等8项常规标准化服务及心理咨询等N项个性化服务。联合工会、妇联等部门,不定期开展“夏日送清凉”、爱心义诊义剪、爱心暑托班等温暖关怀行动。自2022年,累计组织关爱慰问活动200余场次,为新就业群体购买意外险2700余份,以暖心服务增进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融入感。
联享共融,引导队伍“起作用”。搭建教育平台。以适应新就业群体特点,依托暖“XIN”驿站、员加油站等场所,利用碎片化时间组织微课宣讲、网上微研讨等“短平快”的学活动,建强新就业群体员性修养与理论学水平。先后组织开展了“先锋说”微课宣讲、“‘新’心向 情满武荣”学贯彻的精神等活动,覆盖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人员500余名。搭建赋能平台。深入开展“红马甲”行动,组建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服务队等14支队伍,组织号召全市1200多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到暖“XIN”驿站、社区备案报到,选聘500多名兼职村(社区)网格员,充分发挥熟悉地情人情优势,当好“五员”(安全治安巡逻员、食品卫生监督员、突发情况预警员、城市文明示范员、法规政策宣传员)。今年7月,111名外卖骑手员、志愿者积极投身“杜苏芮”台风灾后重建,配合部门分批分区域清理路面树干树枝、淤泥和其他遮挡物,充分展现“新”作为。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