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党校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在党校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发布时间:2025-08-21

校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在党校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人才队伍建设是校事业发展的关键,指出:“在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校所有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抓好人才队伍这个关键,培养造就一支强、信念坚、业务精、正的高素质校人才队伍,是基层校践行“为育才、为献策”校初心的重要抓手。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思想领航,擦亮教师的底色。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的学校,是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把校姓放在首位。一是要坚定信仰。作为校教师,必须始终以的旗帜为旗帜,以的意志为意志,以的使命为使命,严守纪律和规矩,坚持在、在、在、在。务必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把“两个确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在思想上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讲、顾大局、守纪律是一名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过硬的素养更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前提条件。二是要增强看齐意识。校教师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两个维护”是新时代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重要的纪律和规矩,是每一名员干部的必修课。校是机关和学校,校教师必须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要引导学员深刻认识“两个维护”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有效提升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要强化道德建设。校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是高尚道德的示范者和教育者。正人先正己,校教师要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水平,做到爱爱国、正直无私、品德高尚、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以此来深深影响和教化学员,做学员的楷模,做社会的表率。

  机制护航,激发教师的干事动力。吸引人才,关键在于对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合理的机制是创建高素质基层校人才队伍的基础环节。基层校为人才提供了晋升和发展的平台,才能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扎根发展。一是种好“梧桐木”引凤筑巢。梧桐枝繁凤来栖,“梧桐木”是“引凤”的关键。要站在加强的建设的高度,强化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为校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坚强后盾。优化岗位设置、加大经费投入是种好基层校这株梧桐木的关键。基层校要打破职称评定的“瓶颈”,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校这个大家庭;加大对基层校教学、科研和基础设施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人才学、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增强基层校岗位的吸引力。二是依靠“领头羊”带领示范。加强校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配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好的领导班子是造就一支优秀基层校人才队伍的前提。领导班子能做到凝心聚力,敢想敢干,在关键时刻拿主意、出点子、指路子、解扣子、传经验,为带出素质过硬的校人才队伍想出“金点子”,开出“好方子”。三是绘好“奖励图”激发干劲。完善的业绩考核奖励机制在校人才队伍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教学成果更加丰硕。这种机制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校人才,为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业务扬航,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校责无旁贷的重任,人才则是能否担当这一重任的关键。只有狠抓业务能力这一核心要素,才能确保基层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为“质量立校”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抓好学,打牢基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校教师讲好课的底气。教师要学什么?学,学马列经典,学学科经典,学讲话精神。怎么学?自己学,认认真真、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集体学,大家坐在一起学,通过讲座、沙龙、研讨等方式进行领学、诵读、交流、讨论、辩论,达到学深悟透的目的。二是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俗话说得好:老兵传帮带,新兵成长快。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老教师的引领和培养。老教师要全面关心新教师,做好带思想、带、带业务的“三带”工作,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教学及班级管理经验的积累、课程开发和科研咨政的思考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年轻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上发力,特别是在新媒体教学及应用方面,和老教师一起改进提升教学和管理方式,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三是平台历练,快速成长。物有合,势必从,如鱼得水云与龙。好的平台对于教师而言,如鱼遇到水一般。专业平台是锻炼教师业务能力、施展专业才华、展示能力的舞台。搭建学平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阔教师的视野。搭建历练平台,让教师在集体备课、每周一课、读书沙龙、基层调研、科研课题等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练好教学、科研、咨政基本功,学新技能。搭建展示平台,积极举办参与各级各类专题课、微课、征文、宣讲比赛及研讨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研,打造高素质的校专业人才队伍。

  团队助航,凝聚教师的智慧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的力量不容小觑。凝聚团队力量、集思广益,是帮助校人才队伍迅速成长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激发校教师的集体力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培养高素质的校人才队伍,仅靠教师个人单兵作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全体校教师的潜能,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做到扬长避短、集思广益,通过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校内部的最大合力,达到培养高素质校人才队伍的目标。是充分有效发挥外聘教师作用。基层校的教师人员匮乏,往往身兼数职,教学任务繁重,理论功底较为薄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可以择优聘请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作为本校外聘教师。这些教师不仅是学员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校教师的指导老师,基层校要积极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从而形成培养基层校教师人才队伍的外部合力。最后是市县合作、校校合作整合有效资源。为了解决校教师人员匮乏、人才贫乏、教研咨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市县合作、校校合作,有效地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我们可以邀请优秀的教师和专家来本校进行讲座、培训和指导,同时派遣本校教师到其他校进行交流和学,以培养锻炼本校教师的教研咨三大本领。通过市县校的合作互动,可以相互学、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基层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