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清醒认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找准问题差距
(一)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二)三资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流失风险较大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后续管护不到位
(四)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三、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抓好四项专项整治,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专项整治
(二)生猪检疫专项整治
(三)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专项整治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
四、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工作,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加快建立强镇富村公司,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全力推进典型村培育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三)严格考核督查,确保工作实效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州 "百千万工程" 推进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州 "百千万工程" 推进暨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 "三农" 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当前全州 "百千万工程" 和乡村振兴专班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精准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项,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生猪检疫、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镇富村" 公司建立、典型村培育等重点工作进行再推进、再落实。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州委、州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和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州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和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村组织代表。刚才,XX 县、XX 区、州农业农村局、州财政局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大家围绕各自工作实际,谈了进展、点了问题、提了措施,讲得都很全面、很深入,也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相互学借鉴,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全州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 "百千万工程" 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施 "百千万工程",是、着眼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高度来看,做好 "
……略……
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资金使用、"三资" 管理、高标准农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乡村振兴资金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缺乏统筹规划,导致一些项目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比如,在一些县(市、区),不同部门安排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缺乏沟通协调,出现了同一区域内道路、水电等设施重复建设的情况,不仅浪费了资金,也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资金监管不到位,存在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现象。据审计部门反馈,近年来在对乡村振兴资金的审计中,发现个别地方存在将乡村振兴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发放人员工资等问题,严重违反了资金使用规定。同时,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一些项目建成后效益不佳,没有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三资" 管理不规范,集体资产流失风险较大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 "三资" 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村(社区)没有建立完善的 "三资" 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执行不到位,导致 "三资" 管理混乱。二是资产家底不清,一些村(社区)对集体资产缺乏有效的登记和管理,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流失的情况。比如,有的村集体土地被非法占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的村集体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定期盘点,导致账实不符。三是财务公开不透明,部分村(社区)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及时,群众对集体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了解,容易引发群众不满和问题。据统计,近一年来,全州关于 "三资" 管理的投诉案件占比达到了农村案件的 30% 左右,这充分说明 "三资" 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_的重要因素。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后续管护不到位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一是部分项目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导致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等设施不符合设计标准,影响了农田的使用效果。比如,有的地方新建的灌溉渠道存在渗漏现象,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率。二是工程建设与土地整治、产业布局等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的综合效益。一些地方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导致建成后的农田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后续管护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一些建成的设施出现破损后得不到及时修复,影响了高标准农田的使用寿命。据农业农村部门调查,全州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中,有 20% 左右的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维修和养护。
(四)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生猪产业是全州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养殖场(户)养殖管理不规范,滥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导致生猪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二是生猪检疫检验体系不够健全,基层检疫力量薄弱,检疫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存在漏检、误检等情况。三是生猪屠宰环节监管不到位,个别屠宰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近一年来,全州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中,共查处不合格产品 50 余批次,涉及金额 100 余万元,这说明我们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
三、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抓好四项专项整治,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生猪检疫、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和农村集体 "三资" 管理四项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专项整治
一是全面排查整改质量问题。各县(市、区)要组织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对 201x 年以来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排查出的田间道路破损、灌溉排水设施渗漏、土地平整不到位等质量问题,要立即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要加强对在建项目的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加大质量巡查和抽查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二是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对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在项目设计阶段,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意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计建设方案。在施工阶段,要落实监理单位的监管责任,监理单位要选派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在验收阶段,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严格验收,确保项目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确保质量问题可追溯、可追究。三是加强后续管护工作。明确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责任主体,建立县、乡、村三级管护机制,落实管护经费,制定管护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对管护工作的监督检查。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对管护不到位的责任主体进行问责。通过加强后续管护,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生猪检疫专项整治
一是强化基层检疫力量建设。各县(市、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