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肯定工作成绩,充分认识助企法律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聚焦品牌建设,科学布局站点,实现示范与辐射效应
(二)整合职能优势,精准对接需求,提供全周期法律支持
(三)优化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二、认清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助企法律服务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一是企业法律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二是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
三是法律服务团队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是企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科技发展为法律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手段
三、明确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助企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扩大站点覆盖范围,构建全方位法律服务网络
一是加快推进助企法律服务站建设
二是加强站点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法律服务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一是充实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
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三)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一是拓展法律服务领域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
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四)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
三是联合开展专项行动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助企法律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加强监督考核
……
在全市助企法律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助企法律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助企法律服务站建设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通过强化法治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分管领导,市司法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各县(市、区)司法局主要领导,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刚才,XX县(市、区)司法局、XX企业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提出的思路和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务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工作成绩,充分认识助企法律服务的重要意义
日前,我市第一家助企法律服务站在国网XX供电公司正式设立,这是我市司法局围绕法治服务创新,聚力打造“法商汇”服务品牌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市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聚焦品牌建设,科学布局
……略……
务供给。在线上,依托“法商汇”服务平台,开通企业法律服务专线,安排专业律师在线解答企业法律咨询,实现“24小时不打烊”的法律服务。自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解答企业法律咨询XX人次,及时解决了企业的法律困惑。在线下,定期组织法律专家、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律讲座、专题培训等活动,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在涉外法治服务方面,针对有涉外业务的企业,组建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团队,为企业在国际贸易、跨境投资等领域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外贸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时,面临国际贸易纠纷,涉外法律服务团队迅速介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万元。通过这些举措,真正做到了“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认清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助企法律服务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我市助企法律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一是企业法律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如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应用、新型金融业务等领域的法律问题逐渐凸显,对我们的法律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部分偏远地区企业获取法律服务的难度较大,难以享受到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三是法律服务团队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应对一些新兴领域的法律问题时,部分法律服务人员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经验欠缺等问题,无法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法律服务。
(二)存在的机遇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们开展助企法律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二是企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法治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科技发展为法律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创新法律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如通过智能法律检索系统、法律文书生成软件等,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明确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助企法律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扩大站点覆盖范围,构建全方位法律服务网络
一是加快推进助企法律服务站建设。制定详细的站点建设规划,明确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广泛设立助企法律服务站,重点向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中小微企业聚集区等区域倾斜。力争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各县(市、区)助企法律服务站全覆盖,并逐步向乡镇、街道延伸,构建起市、县、乡三级助企法律服务网络。二是加强站点规范化建设。制定助企法律服务站建设标准和工作规范,统一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标识,确保各站点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同时,建立站点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站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表现优秀的站点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站点进行督促整改。
(二)加强法律服务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一是充实法律服务人才队伍。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法律专业人才加入助企法律服务团队。同时,鼓励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助企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定期组织开展助企法律服务业务培训,邀请法律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授课,重点加强对新兴领域法律知识的培训,如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知识产权等领域。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工作思路和视野。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助企法律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奖励,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激发法律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一是拓展法律服务领域。除了传统的法律业务外,重点加强对新兴领域的法律服务,如为企业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