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搭建青年成长平台,助力学子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
(二)汇聚青年人才资源,推动家乡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深化校地合作交流,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有效载体
二、全面总结工作成效,客观分析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一)2025年寒假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活动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
二是实践成果丰硕,社会反响良好
三是宣传引导有力,品牌效应凸显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活动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二是实践过程管理不够精细
三是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四是宣传动员力度还需加强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
(一)扩大活动覆盖范围,丰富实践岗位供给
一是拓展实践区域
二是优化岗位类型
三是建立岗位需求动态发布机制
(二)加强实践过程管理,提升实践活动质量
一是科学分配实践岗位
二是强化实践指导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三)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活动成果转化
一是建立大学生跟踪服务机制
二是深化校地合作
三是推动建立常态化活动机制
(四)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
二是加强线下宣传
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
在全市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入剖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激励更多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团领导班子成员、各部室负责人,组织部(人才办)相关领导,各县(市、区)团委主要负责人,以及参与本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代表、青年人才代表。刚才,4名大学生代表分享了实践经历与感悟,3名已返乡就业的青年人才代表交流了工作经验,讲得都非常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学借鉴并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搭建青年成长平台,助力学子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重要桥梁,对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心
……略……
性。例如,江苏省X市与当地高校合作开展“返乡实践+就业直通车”项目,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定制实践岗位,实践结束后,企业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直接签订就业协议,实现了校地企三方共赢。我市通过本次活动,也与多所高校建立了联系,为今后开展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二、全面总结工作成效,客观分析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一)2025年寒假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团和组织部(人才办)的精心组织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活动参与度高,覆盖范围广。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120余所高校的8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与,最终选拔出567名大学生,分配到全市30余个机关单位、50余家企业以及多个乡镇(街道)开展实践,涵盖服务、企业运营、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多个领域。二是实践成果丰硕,社会反响良好。大学生们在实践岗位上积极作为,累计完成产业调研报告68份,提出合理化建议120余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8000人次。例如,在乡镇实践的大学生团队,通过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50余万元;在企业实践的大学生,参与技术研发项目,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15%。三是宣传引导有力,品牌效应凸显。活动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发布宣传报道80余篇,阅读量累计达10万余次,制作的“返家乡”大学生视频集锦,生动展现了大学生的实践风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本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活动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目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市区和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偏远地区参与人数相对较少,且实践岗位类型还不够丰富,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实践需求。二是实践过程管理不够精细。在实践岗位分配、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不够科学合理的地方。部分岗位与大学生专业匹配度不高,导致实践效果不佳;对大学生实践过程的跟踪指导不足,影响了实践质量。三是长效机制尚未健全。活动结束后,与大学生的联系和后续服务不够紧密,在引导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建立校地长期合作机制等方面缺乏系统性规划,不利于活动成果的持续巩固和深化。四是宣传动员力度还需加强。部分大学生对“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各界对活动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也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
(一)扩大活动覆盖范围,丰富实践岗位供给
一是拓展实践区域。2025年下半年,要加大对偏远乡镇、农村地区的宣传和组织力度,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挖掘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实践岗位。计划在X个偏远乡镇新增实践岗位200个,吸引更多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二是优化岗位类型。加强与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部门以及各类企业的沟通协调,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大学生专业特点,开发更多具有专业性、创新性的实践岗位。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设立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等岗位;针对农业类专业大学生,设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等岗位,提高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三是建立岗位需求动态发布机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实践岗位信息,及时更新岗位需求,方便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岗位,提高活动的参与精准度。
(二)加强实践过程管理,提升实践活动质量
一是科学分配实践岗位。建立完善的岗位分配机制,在分配岗位前,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结合岗位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同时,建立岗位调剂机制,对于实践过程中发现岗位不适合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大学生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二是强化实践指导。为每个实践岗位配备专业导师,导师由实践单位业务骨干、高校教师等担任,负责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