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充分认识规范医疗卫生领域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规范资金管理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
(二)规范资金管理是深化医改的关键支撑
(三)规范资金管理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坚定推进资金管理规范化的信心决心
(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心基础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资金管理水平
(一)强化资金整合统筹,提升使用效益
(二)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监管
(三)夯实管理基础工作,提升规范化水平
四、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推进资金管理规范化的强大合力
(一)强化部门协同配合
(二)压实地方主体责任
(三)发挥医疗机构作用
(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
在全市医疗卫生领域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医疗卫生领域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全市医疗卫生资金管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规范化管理重点任务,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相关领导、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分管领导,以及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代表等。刚才,X区财政局、X市卫生健康委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规范医疗卫生领域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规范资金管理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市医疗卫生投入持续增加,202x-202x年全市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专项资金规模累计达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覆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等大类余个项目。这些资金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医疗服务,关系到基层医疗机构能否有效运转。例如,县通过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将人均基本公卫经费从202x年的元提高至202x年的元,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从%提升至X%,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高X个百分点,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政策红利。从全国来看,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全覆盖,这更凸显了规范资金管理对
……略……
出台《XX市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将绩效目标设定、运行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纳入全过程管理。202x年对个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其中医院急诊能力提升项目因绩效突出获得市级追加资金X万元,卫生院设备采购项目因进度滞后扣减资金万元,形成了“预算有目标、执行有监控、结果有应用”的管理闭环。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资金使用精准度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存在“撒胡椒面”式分配现象,如区202x年将万元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资金平均分配给家基层机构,导致家中心卫生院因资金不足未能完成DR设备更新,影响诊疗能力。二是项目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据统计,202x年全市个医疗卫生项目中,有个未按计划开工,个项目验收滞后,其中县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项目因前期准备不足,资金闲置超过6个月。三是绩效评价应用不充分。虽然建立了绩效评价制度,但部分单位存在“重评价、轻整改”现象,如市在202x年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项问题,截至202x年底仍有项未整改到位,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尚未完全落实。四是监管协同力度不足。财政、卫健、审计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如县卫健部门未及时向财政部门报送项目进度,导致资金拨付滞后X个月,影响项目实施效果。
(三)坚定推进改革的信心基础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全市医疗卫生资金管理工作已具备良好基础。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和省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领域资金管理的意见》等项政策文件,为我们提供了制度遵循;从实践层面看,区“资金跟着绩效走”、市“项目库动态管理”等创新做法已形成可复制经验;从投入层面看,2025年市级财政将新增亿元医疗卫生专项资金,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通过前期专项整治,全市已建立问题台账份,整改完成率%,长效机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政策为引领,以经验为借鉴,进一步增强推进资金管理规范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提升医疗卫生资金管理水平
(一)强化资金整合统筹,提升使用效益
一是优化项目资金结构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进一步整合重复、零散项目。2025年年底前,将全市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整合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传承发展大专项,每个专项下设-个任务清单。例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重点保障基本公卫、基本药物等类基本服务,2025年人均基本公卫经费标准提高至元,其中%用于基层机构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随访等服务。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专项每年安排亿元,重点支持核酸检测实验室、应急物资储备库等类设施建设,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及时到位。
二是健全市区统筹机制
严格落实新一轮市区财政管理_,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救助等类事项的市区分担比例,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区按:分担,医疗救助按:分担。建立市区资金统筹调度平台,2025年起,对市区范围内获得省级以上财政补助的项目,市级财政按不低于%的比例配套资金,如医院创建省级重点专科获得省级补助万元,市级同步配套万元。同时,建立跨区域资金调剂机制,当区等医疗资源密集区资金闲置超过3个月时,可调剂至县等资源薄弱地区,2025年计划调剂资金万元用于X县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
三是创新资金分配方式
推行“因素法+项目法”相结合的分配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普惠性项目按服务人口、人均成本等因素分配,2025年按每人元的标准测算分配资金,向县等农村人口占比超过X%的地区倾斜,倾斜比例不低于X%。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竞争性项目实行“揭榜挂帅”制,如2025年安排万元用于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由医疗机构申报项目方案,经专家评审后择优立项,对获评省级重点专科的单位再给予万元奖励。建立资金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对连续两年绩效评价优秀的地区,下一年度资金分配提高X%;对评价不合格的地区,扣减X%资金并约谈相关负责人。
(二)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强化全过程监管
一是完善绩效目标管理
项目申报阶段,申报单位需同步编制《绩效目标申报表》,明确产出指标(如设备采购数量、服务人次)、效益指标(如诊疗能力提升率、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指标(如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大类项具体指标。例如,卫生院设备采购项目需设定“2025年12月底前完成DR设备采购,设备使用率不低于%,患者检查等待时间缩短X%,服务对象满意度不低于X%”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经财政、卫健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作为资金拨付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对目标设定不科学的项目,不予安排资金。
二是加强绩效运行监控
建立“季度监控+半年评估”机制,项目实施单位每季度报送《绩效运行监控表》,对资金使用进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财政、卫健部门联合开展现场监控,2025年计划选取个重点项目进行“双随机”检查,如发现医院急诊能力提升项目资金支付进度低于计划X%,立即下发预警通知书,要求30日内整改。半年评估时,对绩效目标偏离度超过X%的项目,暂停资金拨付并调整实施计划,如县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因选址变更导致进度滞后,202x年下半年暂停拨付资金万元,待整改完成后恢复拨付。
三是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项目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个等次。对评价优秀的项目,如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下一年度优先安排资金并推广经验;对不合格的项目,如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项目,暂停3年资金申报资格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