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二)推动职能转变,促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总结前期经验,准确把握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现状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建立了初步的评估机制
二是开展了部分专项评估
三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二是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
三是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三、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一)完善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科学性
(二)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注重结果运用,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区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部署推进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工作,进一步优化全区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_机制保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组织部、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镇街分管领导,以及部分重点评估单位代表。刚才,编办就此次评估工作的方案和前期准备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各相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讲得都很到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希望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资源、执政资源。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资源总量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以我区为例,过去几年间,随着新产业项目的落地、民生保障领域的拓展,对编制资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然而,编制总量受上级严格_,无法无限制增加。通过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能够精准掌握各部门单位的编制实际需求。例如,在教育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区学龄人口的增长,部分学校
……略……
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为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有力依据,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高效。
二、总结前期经验,准确把握机构编制评估工作现状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对机构编制评估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建立了初步的评估机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机构编制评估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了评估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方法,为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我们规定了评估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采取部门自评与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是开展了部分专项评估。针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调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的运行情况等,组织开展了专项评估。通过这些专项评估,及时发现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参考。比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评估中,我们发现部分部门存在审批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过长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对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行了优化调整,精简了审批环节,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三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通过组织培训、学交流等方式,提高了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熟悉评估工作的专业队伍,为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机构编制评估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虽然已经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但部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指标权重设置不够精准,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机构编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例如,在对一些服务型部门的评估中,对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评估指标设置不够细化,难以量化考核。二是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机构编制评估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沟通协调不顺畅,导致评估工作效率不高。比如,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财政部门提供部门经费使用情况,人社部门提供人员工资福利等信息,但由于部门间协同机制不完善,信息获取存在困难,影响了评估工作的进度。三是结果运用不够充分。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结果运用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问题反馈和整改要求上,与干部考核、机构编制调整等方面的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发挥评估结果的激励约束作用。例如,部分部门对评估中指出的问题整改积极性不高,原因就在于评估结果对其部门利益和干部个人发展影响不大。
三、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机构编制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一)完善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科学性
1.优化评估指标设置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增强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履职尽责维度,结合各部门单位的“三定”规定,对其主要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详细分解,设置具体的考核指标。比如,对于经济发展部门,设置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等,以量化方式考核其推动经济发展的成效;对于民生保障部门,设置教育普及率、医疗服务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等指标,衡量其民生服务水平。在编制使用效益维度,增加对编制空编率、人员结构合理性、人均工作负荷等指标的考核,全面评估编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特点和工作重点,合理调整指标权重,突出关键指标的考核。例如,对于部门,加大对案件办理质量、效率等指标的权重;对于科研单位,重点考核科研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等指标。
2.引入第三方评估
为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估工作。第三方评估机构具有专业的评估方法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从独立的视角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在选择第三方评估机构时,要严格把关,选择资质良好、信誉度高、具有相关评估经验的机构。同时,要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加强对其评估过程的监督管理。第三方评估机构主要负责对部门履职情况、服务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估,与部门内部评估形成互补。例如,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对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全面准确评估部门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二)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依托信息化建设,建立机构编制评估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各部门将涉及机构编制评估的信息,如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干部考核等数据及时录入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例如,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向编办提供部门经费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数据,编办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编制与经费的匹配情况,评估编制使用效益;人社部门可以将人员招录、调配、职称评定等信息上传平台,为编办了解人员结构和流动情况提供依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部门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重复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