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村庄规划多村联编对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一)多村联编是破解乡村发展碎片化问题的关键举措
(二)多村联编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多村联编是践行生态优先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把握村庄规划多村联编的实践路径
(一)以规划引领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
(二)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支撑
(三)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绿色发展与产业振兴协同共进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村庄规划多村联编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三)注重群众参与,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四、凝聚工作合力,以规划联编实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强化部门协同,形成工作闭环
(二)做好经验总结,强化示范引领
(三)紧盯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
全县村庄规划多村联编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村庄规划多村联编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镇村、X村、X村、X村村庄规划联编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村“两委”干部代表。刚才,镇和部门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充分反映了我县在村庄规划联编工作中取得的实践成果,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村庄规划多村联编对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一)多村联编是破解乡村发展碎片化问题的关键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县部分村庄存在规划滞后、资源分散、产业同质化等问题。以镇4个村为例,202x年前,各村独立编制规划时,建设用地总规模仅154.53公顷,且存在零星分布、利用率低的现象。广西国土资源规划设计集团通过联编模式,打破行政边界限制,将建设用地规模增至175.29公顷,增幅达13.4%,其中村预留11公顷新增用地用于文旅功能区建设,这一数据充分说明联编模式对资源整合的
……略……
率提升15%以上。
2.立足地域特色,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各联编村要因地制宜构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的发展体系。如镇4个村规划的“2+1”产业体系(新农业、农林产品加工业为基础,文旅产业为引擎),已带动村发展柑橘种植基地1200亩,X村建成竹笋加工车间2个,X村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示范点1处,202x年累计接待游客5.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20万元。全县要借鉴这一模式,在联编规划中明确“产业带、功能区、特色基地”的空间布局,力争每个联编片区培育1—2个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支撑
1.聚焦痛点难点,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针对农村“路烂、灯暗、污水流、设施缺”等问题,要在联编规划中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镇4个村目前已建成水泥路8.7公里,完成剩余7.1公里路基施工;首批180盏太阳能路灯已安装调试,预计2025年7月前全部点亮;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前期勘测,管网铺设已启动3.5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村民出行效率提升40%,夜间照明覆盖率从30%提高至85%。全县要以此为标杆,在联编村庄中同步推进“四好农村路”、雪亮工程、污水治理等项目,计划2025—2027年投入资金亿元,实现联编村基础设施达标率100%。
2.强化公共服务,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联编规划要统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镇4个村在规划中预留公共服务用地5.8公顷,用于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和文体活动场所,其中村文体活动中心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2025年9月投入使用,可覆盖周边3个村的20xx余名村民。全县要参照这一标准,要求每个联编片区至少规划1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站、农家书屋等设施,力争2027年前实现联编村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群众满意度双提升至90%以上。
(三)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绿色发展与产业振兴协同共进
1.严守生态红线,构建可持续发展格局
联编规划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如X镇4个村在平陆运河沿线划定生态保护带,禁止任何破坏生态的建设项目。规划实施以来,4个村拒绝工业项目入驻3个,整改违规养殖点5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全县要建立联编规划生态评估机制,对涉及生态敏感区的村庄,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鼓励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确保联编工作不触碰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
2.推动生态转化,探索“两山”实践新路径
要学了x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做法,通过联编规划打造生态景观节点,发展生态旅游。村依托运河沿岸生态廊道,开发“运河生态游”线路,202x年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800元。全县要在联编村庄中挖掘生态资源潜力,培育森林康养、生态研学等新业态,计划到2027年打造个生态旅游示范村,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收益占村集体收入比重达20%以上。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村庄规划多村联编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1.成立专项工作组,压实各级责任
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要牵头成立村庄规划联编专项工作组,由我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统筹全县联编工作。各乡镇要参照县里做法,成立由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制定“一村一策”推进方案。X镇在联编工作中建立的“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级落实”三级联动机制,有效保障了规划落地,全县要推广这一做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规划编制指导,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产业项目对接,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2.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促检查
将联编工作纳入全县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X镇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召开推进会,确保了4个村规划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这种做法要在全县推广。县督查室要联合相关部门,对联编工作进度、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对成效突出的给予资金奖励,确保联编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1.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财政投入
一方面,县财政要设立村庄规划联编专项基金,2025年安排X万元,以后逐年递增10%,用于支持联编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另一方面,要整合涉农资金,X镇将乡村振兴、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资金统筹使用,集中投入联编村庄,这种做法要在全县推广。同时,要创新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乡村规划贷”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联编村庄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2.强化人才支撑,提升专业水平
建立“专家+乡贤+村民”的联编工作队伍,邀请规划、产业、生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