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肯定改革成效,深刻把握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义务教育基础更加坚实
三是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攀升
(二)全面育人体系构建取得创新性进展
一是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效突出
二是“体育+”五育融合模式特色鲜明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覆盖
(三)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系统性提升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不断健全
二是教育人才引育成效显著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落实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
(一)聚力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引领教育改革
二是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路径
三是强化体美劳心协同育人
(二)聚力优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一是科学配置基础教育资源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三)聚力深化教育保障机制改革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二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三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的领导,压实改革责任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
二是强化考核督导
三是营造改革氛围
(二)拓宽投入渠道,强化资源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
(三)注重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强化政策解读
二是尊重基层首创
三是发挥示范引领
……
在全市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六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教育领域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全面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区分管教育负责同志、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各级各类学校代表以及教育行业专家等。刚才,X区教育局作了汇报发言,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分享了实践经验,讲得很透彻、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下面,结合全市教育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改革成效,深刻把握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省、市示范性幼儿园占比达60.4%,学前教育普惠率高达97.56%,稳居全省前列。以县为例,通过新建幼儿园、改扩建镇中心幼儿园等12个项目,新增普惠性学位2800个,普惠率从202x年的85%提升至目前的98.3%,提前完成省定目标。邵武市成功入选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其探索的“游戏化课程改革”在幼儿园试点后,幼儿户外活动参与率从60%提升至95%,相关经验被省教育厅转发推广。
二是义务教育基础更加坚实。全市81%的义务
……略……
色课程,参与学生占比达92%,家长满意度达98%。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覆盖。启动“强体护心工程”,全市大中小学心理教师配备率达100%,X大学建立的“三级心理干预机制”,成功干预危机事件23起,相关经验在全省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X县开展的“教师心理健康提升计划”,累计培训教师1200人次,教师职业倦怠发生率下降35%,带动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28%。
(三)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系统性提升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将师德师风作为校长、教师考评的核心指标,每年教师节表扬优秀教师100名以上。X区建立的“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对5名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学校教师扎根乡村教育30年,获评“省优秀教师”,其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在全市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
二是教育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累计引进骨干教育人才51名,柔性引进上海、江苏等地教育专家6名。市中学引进的语文特级教师X,带领该校语文教研组开发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使学生语文平均分提升15分。实施校长队伍“513”培养工程,组织150名校长赴江浙沪等地考察学,新增省级名校长5名,县中学校长X通过学借鉴名校管理经验,将学校从区域薄弱校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日趋完善。实施教师“131”培养工程,培养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029名、学科带头人312名、名师98名。一中教师获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市教师在全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奖33人,获奖人数居全省前列。与福建师大、武夷学院等高校合作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1200余名,届公费师范生在县X小学任教后,所带班级数学成绩从年级倒数提升至前列,展现了定向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落实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
(一)聚力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一是深化引领教育改革。全面完成中小学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建立“学校体检+教育质量提升”机制,X区作为试点,对15所学校开展专项督查,推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47个,相关经验被教育工委推广。X学校推行的“+课堂改革”模式,使该校省级课题立项数从3项增加至12项,课堂教学效率提升40%。
二是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路径。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开发“闽北红色文化”系列思政课程12门,在X中学、职业学院等6所学校试点应用。深化“1+N”研学机制,新建革命旧址、X生态保护区等5个研学基地,计划每年组织20万人次参与研学实践。X市开展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吸引300余名教师参赛,评选优秀课例50节,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三是强化体美劳心协同育人。持续推行“健康运动一小时”计划,试点“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县选取5所学校开展跳绳、仰卧起坐等家庭体育打卡活动,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升18个百分点。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交响乐团、X京剧团等演出30场,受益学生达5万人次。实施心理健康“护心工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25万份,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全年接听咨询电话1.2万次,有效干预心理危机事件156起。
(二)聚力优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一是科学配置基础教育资源。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X区根据人口流入趋势,规划新建中小学3所,新增学位5000个。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2025年前实现所有县(市、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全覆盖,县计划投资8000万元新建幼儿园等4所省级示范园,新增学位1200个。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健全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制定“一县一策”实施方案,X市已投入2亿元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计划2028年前实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X一中、X中学等8所学校组建“高中教育发展联盟”,共享课程资源、联合教研,202x年联盟校高考本科上线率平均提升5个百分点。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与X重点产业对接,组建装备制造、旅游服务等4个产教联合体,职业学院与集团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6个,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0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8%。谋划建设艺术高中,市计划依托中学艺术教育资源,开设音乐、美术特色班,2026年首批招生200人,为艺术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三)聚力深化教育保障机制改革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师德档案”2.3万份,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首要条件。X县开展的“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表彰优秀教师50名,通过巡回演讲、事迹展播等方式,在全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