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方面。为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我们在推进“一把手”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结合实际,对“一把手”监督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同级党委“一把手”监督;二是对下级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监督。
一、探索开展对同级党委“一把手”的政治监督
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承担着“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等具体任务。在党内监督中发挥好同级监督作用,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的应有之义。但在实践中,如何做好同级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监督,一直是个难题。我们始终认为,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单单是对他本人遵守纪律规矩方面的监督,那样就狭隘了。纪委对于同级“一把手”的监督,更多应该是从政治监督层面,看其担当、协助履责、及时提醒、形成合力。近年来,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
一是基于共同目标同向发力,做到敢于监督。纪委和党委的工作必须是同向发力的,党委担负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于一个区域政治生态的好坏负有全面领导责任,管党治党根子在党委,关键靠担当。党委书记作为班长,第一责任人,在率先垂范的同时,也必定要把全面从严治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而纪委作为专责机关,必须服务中心大局,坚持做到党委的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协助党委特别是党委“一把手”守好土、尽好责,对各级党组织包括领导班子加强政治监督,是纪委的重要职责,更是对“一把手”的真正负责。
二是基于专责属性主动发声……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