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强作风 忠诚履职担使命
近期,我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和阅看违纪违法案例,对党的作风建设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三点体会。
一、从典型案例中透视作风问题的政治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作风建设成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执法司法公信力,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政法队伍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在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始终做到敢于担当。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着力锤炼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
案例读本中政法干部干预司法、充当“保护伞”等乱象,本质正是对“政法姓党”铁律的背叛,是将公权异化为私器,彻底背离“刀把子”的政治属性。案例中某县委政法委原副书记违规干预案件办理,表面是“抹不开人情”,实质是对法治原则的公然践踏,侵蚀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从危害看,政法干警作风失范的影响远超普通干部——群众可能因一次不公的判决、一次推诿的接访,就对法治失去信心。正如某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因承办人作风漂浮、久拖不决,最终引发群众越级上访,不仅加剧矛盾,更动摇了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教训极为深刻。深究原因,根本在于理想信念弱化,案例中的干部普遍走过“放松学习-思想滑坡-底线失守”的堕落轨迹,从起初认为政……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