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化认识,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的时代方位与战略价值
二、聚焦品牌塑造,全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体系
三、创新营销引流,构建“引客入游”的立体化客源拓展体系
四、坚持提质增效,全面夯实文旅发展基础与规划引领
五、强化组织保障,凝聚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
在全县文旅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文旅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县文旅产业发展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机遇,系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县注入强劲动能。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化认识,准确把握文旅产业发展的时代方位与战略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旅游是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点的战略路径。我们必须从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其重要性。
一是从产业支撑看,文旅产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柱。当前,我县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文旅产业以其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绿色可持续的显著优势,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优化结构的重要力量。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红、绿、古、金”四色资源:一座千年古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脉,一道壮丽瀑布绘就了生态画卷,一处红色遗址铭刻着不朽的革命记忆,一项传统技艺展现着精湛的非遗魅力。这些宝贵的资源禀赋,为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赋能、旅游兴县”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将文旅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来打造,全力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转化。
二是从政策机遇看,文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近年来,国家层面
……略……
牌策划运营团队,对我县文旅品牌进行系统化设计、标准化包装和精准化推广,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的品牌LOGO、宣传口号和形象宣传片。今年要重点办好“XXX文化旅游节”“XXX瀑布避暑狂欢季”“红色文化主题研学周”三大标志性节庆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客。加强与、省级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精心策划“XX故事”,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美誉度。特别是已启动的特色活动,要持续优化、扩大影响,力争实现全网曝光量突破XX亿次的目标。
三要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拥抱“文化+科技”融合趋势,在千年古村创新开发“穿越千年古村”沉浸式剧本游项目,运用AR/VR技术生动再现古村历史场景,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参与历史”。在生态景区,着力打造“秘境夜游”项目,通过现代灯光艺术、音效系统营造梦幻唯美的夜间消费氛围,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过夜率。要充分借鉴“村超”“村BA”的成功经验,在各乡镇因地制宜策划举办“民俗运动会”“乡村厨艺争霸赛”等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特色活动,点燃文旅消费热情。
四要深化“旅游+”融合发展,拓展产业边界与消费空间。大力推动“文旅+农业”融合,依托我县特色农业资源,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发农事体验、田园研学、生态采摘等特色产品。积极探索“文旅+康养”模式,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规划建设高品质康养基地,推出森林疗愈、中医药养生、健康膳食等康养服务。创新发展“文旅+体育”,精心组织山地自行车挑战赛、徒步大会等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今年要重点培育一批高标准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鲜明的康养基地,不断丰富文旅消费场景,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三、创新营销引流,构建“引客入游”的立体化客源拓展体系
客源是文旅产业的生命线。要创新营销理念与方式,全方位拓展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走进XX、体验XX、爱上XX。
一要强化全媒体宣传矩阵建设,提升品牌声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传播格局。线上,要深耕“两微一抖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组建专业化内容运营团队,持续输出高质量短视频、图文攻略等内容。特别是已开通的“XX文旅”官方抖音号,要加大运营力度,提升内容质量和互动性,确保年内粉丝量突破XX万。策划开展“网红达人游XX”主题活动,邀请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博主、网络主播来我县采风直播,借助其“流量效应”带动潜在游客。线下,要在重点客源城市的高铁站、机场、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精准投放形象广告,并利用城市公交、地铁等移动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持续提升XX文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要精心打造四季主题旅游产品,实现全时吸引。围绕“春赏古村花海、夏享森林清凉、秋观乡村丰景、冬品民俗年味”的四季主题,策划推出系列化、差异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春季重点推X村油菜花海摄影、乡村踏青徒步游;夏季主打瀑布避暑休闲、激情漂流体验游;秋季推出稻田艺术观赏、瓜果采摘休闲游;冬季着力办好特色年货节、民俗文化展演等年味十足的活动。今年要精心编制《XX四季旅游指南》,在各大旅行社、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场所广泛投放,方便游客获取信息,提升产品知晓度和预订便捷性。
三要深化区域协同合作,拓展客源腹地。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市的文旅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策划开发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打造“特色文化探秘线路”、“生态康养休闲旅游”等特色线路,实现资源共享、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积极“走出去”,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客源地举办专场文旅推介会,与当地大型旅行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开通旅游直通车,降低游客出行成本。强化政企合作,与头部OTA平台深化合作,打包推出包含门票、住宿、餐饮等优惠的“XX文旅套餐”,借助平台流量优势精准引流。充分发挥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红色教学示范点等平台作用,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培训机构、企业工会等,大力拓展写生创作、红色研学、团建拓展等团队客源市场,力争年内引入研学团队XX批次以上。积极邀请_旅行商、文旅协会考察团来我县踩线,努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
四、坚持提质增效,全面夯实文旅发展基础与规划引领
服务品质是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科学规划是产业健康发展的航标。必须坚持软硬件同步提升、规划与实施并重。
一要全面提升文旅服务品质,优化游客体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进“XXX—古樟林”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确保按期建成通车,显著改善景区通达条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在主要景区、县城重点区域新建和改建A级旅游厕所XX座,切实做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完善旅游交通引导系统,在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关键节点规范设置旅游交通标识牌,为自驾游客提供清晰指引。大力建设智慧文旅。整合资源打造县级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景区门票在线预约、客流数据实时监测、停车信息智能引导、旅游投诉一键处理等核心功能,提升管理效率和游客便捷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开展文旅从业人员专业培训,重点提升导游、讲解员、酒店服务员等一线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服务礼仪、安全应急、本地文化知识等,年内计划培训不少于XX人次,着力培养一批“金牌导游”和“服务标兵”。建立健全涉旅企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