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气象部门深入学贯彻,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重视加强对县(区)气象局工作的分类指导。各支部在“323”品牌框架下,开展富有特色的先锋岗创建活动,营造自觉用品牌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用品牌效应提升气象部门工作社会影响力的氛围。
一、“3”:+气象业务、服务、管理。近年来,**市气象局创建员先锋岗,建立业务攻关团队。修订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组建“海洋气象灾害影响预报预警技术研究”“百香果、青枣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两支创新团队,选派性强、业务精、敢于担当的优秀员担任团队负责人,依托新型设备的应用研究,推进研究型业务,集中优势力量攻关气象业务科研短板。围绕“性强、硬、服务优”,建立组成员联系气象服务专家制度。做好灾害性天气精细服务,开发城市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系统,实现防灾减灾“一张网”。完善海上气象监测站网,推进**国家级海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建成后将切实加强全省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和科学试验能力。抓过程管理,强化基层组织监督职能和部门效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容错、纠错和问责办法。一是加强效能管理,修订《**市气象部门工作管理问责办法》,制定《关于加强职能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二是抓气象安全生产社会监督管理,如系留气球升放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监管等。
二、“2”:市县联创,上下联动。优化市气象局组成员联系县(区)气象局工作机制,明确其在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创先争优、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市、县(区)气象部门两级联创,上下联动,创优构建“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多先锋岗品牌”的**气象系统品牌矩阵。各县级气象局组织培育本地特色的员先锋岗,如龙文区气象局城市气象服务先锋岗、天宝农试站为农气象服务先锋岗,诏安县气象局“氧气管”气象服务先锋岗等,并安排责任心强、积极肯干的优秀年轻员干部承担纪检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向基层延伸。通过深化支部“达标创星”“强堡垒、提质效”等质量提升行动,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凸显。龙海、南靖、东山、长泰、平和、云霄县气象局等6个支部先后获县委先进基层组织表彰,市局事业支部获市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组织表彰。全市气象部门13个在职支部,被地方和工委评为“五星级支部”的有8个、“四星级支部”有2个,市局离退休支部获首批省级离退休支部“示范支部”。
三、“3”:抓“支部、员、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建设。建立业务精、好的务工作队伍,把年轻有为、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员吸纳到支部委员中。支部重点从业务、服务、管理带头人中选拔,保障支部在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中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如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模式,建强用好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以员为骨干力量的团队“科特派”6支(其中省级4支、市级2支)、入选个人“科特派”12名(其中省级5名、市级7名),主动对接、关于建设富美新**、乡村振兴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推进气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科特派”带动村两委、农技骨干、农业大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靶向技术服务。其中,由**市气象局枇杷气象服务团队完成的“发挥部门优势,气象‘高科技’助力生态‘高颜值’”案例获评2022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优秀案例”。同时,加强支部与乡村结对共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有效衔接。市局机关支部通过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气象微信微博等渠道协助东山县澳角村多渠道宣传“天涯澳角”,助力持续打响澳角村“全国文明村”品牌宣传,大大提高了其知名度。市局事业支部立足云霄常山华侨农场梧园管理区支柱产业水果(龙眼、菠萝蜜)和粮食作物需求,加密布设气象监测站点,围绕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防范、病虫害防治、信息保障等,精准有效指导,为农民粮食、水果等增产增收保驾护航。市局总支在东山樟塘镇港西村,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为港西村农产品适应性种植推广提供科学指导,在樟塘中心小学铺设一条近60米的科普长廊,建设一个气象观测场,组织科普专家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气象科普活动。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