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结合新时代对员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员教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精心谋划,有的放矢,坚持以固本强基、融合创新、精准施教三项举措,推动员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一、固本强基,员教育资源再优化。
一是推动教平台向基层延伸。依托县、乡、村三级教平台,不断夯实员教育培训阵地。在高标准建设省、市级员教育现场教学点的基础上,推动乡镇校机构、场地、师资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开展村级群服务中心提质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切实打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全县投入33余万元用于员教育和教平台建设,乡镇校举办员干部培训班12期,培训员3200余名。二是锻造员教育“红色引擎”。从夯实阵地、提炼整合、挖掘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对现有红色资源进行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三点一线一中心”红色研学线路,即以**工农兵为中心,重点开展毛泽东在茶居室、湾里红军村、秩堂马首兵工厂三处红色遗址软硬件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改造升级,串联县域内其他10余处红色革命遗址,打造一条集红色文化体验、性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研学线路。同时,精心挖掘宛希先《根本组织原则》本土特色红色资源,着手拍摄《宛希先与<根本组织原则>》红色纪录片,切实盘活红色资源,不断增强红色资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构建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坚持“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通过个人自荐、员群众推荐、单位推荐“三荐”方式,以领导干部、专业讲师、业务骨干、技术人才等队伍为主体,择优遴选一批觉悟高、个人素质高、理论水平高的“三高”员教育讲师,构建一支60余人结构科学、类别丰富的员教育师资队伍。建强师资库后备力量,注重从优秀村、第一、公务员队伍中挖掘后备师资,安排对应领域的专业讲师结对帮带,确保员教育师资“青黄相接”。目前,已有20余人被纳入师资储备库。
二、融合创新,员教育功能再丰富。
一是凝心聚魂,把牢方向。坚持把贯彻的精神作为员教育工作的重点,结合的精神宣讲、“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青年员、组织等队伍,通过集中宣讲、微宣讲、讲课等方式,开展各类宣讲培训活动2800余场次,覆盖基层员1.8万人。让的精神在基层遍地开花,切实强化员队伍思想淬炼,提高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多点结合,扩大范围。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员教育工作,扩大员教育工作的受众面、覆盖面和影响面。注重利用学强国、微信公众号、远程教育等线上平台进行的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加强田间课堂、屋场会、乡村实力学堂等线下载体的运用,突出“理论+实践”,以性教育、实践教学、现身说法、研讨交流的培训方式,让员教育工作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助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行稳致远。三是压实责任,增进实效。明确(工)委员教育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员教育工作纳入(工)委抓基层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员教育纳入积分制管理,灵活制订考核标准,针对领导干部、农村员、离退休员、在职员、流动员等不同群体,设置不同的加分、扣分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民主评议员的重要参考,切实提升员教育工作质效。
三、精准施教,员教育成果再增效。
一是按需求培训。根据不同员的学需求和兴趣爱好,推行“菜单式”选课服务,从理论、现代经济、社会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典型等方向对师资库课程进行精细分类,并面向全县组织开放共享师资库课程,各级组织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进行“点单”预约课程。员干部纷纷反馈,这种“订单式”送课的模式既增加了培训的趣味性、针对性,又提高了广大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分类别培训。针对容易漏训、弱训群体,**县坚持“不让一个员掉队”的原则。“板凳课堂”以屋场会形式集中培训老员、行动不便员,“线上课堂”通过发送远程培训资源包加强流动员学。截至目前,已开展屋场会1000余场,宣传覆盖农村员群众1.5万余人次。三是差异化培训。制订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方案,提升领导干部的高度、决策准度和创新维度;开设经济、纪检、、等10期专题培训班,提升青年员干部业务水平、专项工作能力;选派1200名员干部到基层一线以干代训,增强基层工作经验。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差异化设置培训方案,破解员教育“大水漫灌”难题。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