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艺心向以艺践学”品牌创建是在指引下,在加力推进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进程中,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推动我市文化繁荣发展而打造的文旅系统品牌。通过将工作与文旅业务深度融入,引导全体员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文艺事业发展动能,持续为我市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突出引领,牢牢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以引领文艺发展正确方向,坚决贯彻管文艺的方针政策,持续引导文旅系统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艺心向以艺践学,始终拥护核心、向看齐,确保的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在全市文旅系统一以贯之落实到位。一是高位推动传导压力。始终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印发《关于加强市直文旅系统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具体办法(试行)》,强化与文艺互融理念。完善《市文化和旅游局组和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清单》,细化“一岗双责”任务。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清单每月督办,年中开展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工作督查,年底组织三级组织联述联评对标验收,抓牢抓实组织核心堡垒作用,树立抓、促文艺良好导向。二是理论武装铸牢思想。以对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占领文化领域阵地,汇编《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严格执行《学宣传贯彻重要讲话文章精神专项工作制度》、局组会“第一议题”制度和组理论学中心组学制度。每年组织务干部培训班,每月下发《基层组织活动计划》,把的路线方针政策、规章、性修养等内容纳入培训辅导、“三会一课”重点内容,着力培育性强、品行正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三是评先选优激励创新。结合深化能力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和模范机关建设,在文艺单位各类重点工作中设立员示范岗定期开展评比“业务能手”“文明科室”等活动以点带面、推介示范,激发员干部和文艺工作者争做“业务尖兵”,不断产出传播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
发挥行业优势,紧紧围绕文化振兴服务大局。围绕的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重要论述和市第十三次代会提出的“大力推进文化振兴”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推动我市文化繁荣发展。一是用活红色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东北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主阵地优势,以讲好红色故事、泰续红色基因、传播革命文化为重点,推出《黑土英魂一东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展》等红色主题展览,在全市多个县(市、区)、标志性景点景区等开展巡展,受众30万人次。打造东北抗联沉浸式展览和青少年研学互动展区,实现可互动的红色课堂。推出“永不忘却的誓言”云展映、“学全市史、弘扬四大精神”革命文物云讲堂等各类“云端”展览,累计浏览量达76万次。去年以来,烈士纪念馆、历史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纪念馆已累计接待1800多家机关和团体单位51.2万人次员干部群众参观学,使红色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二是发展助力数字经济。围绕深入贯彻对东北地区和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发展数字经济战略规划,大力推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承办集“非遗理论交流、热点研讨、传承展示、体验互动、展览展销、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型非遗节庆活动——“城市冰雪非遗节”,每届吸引百余项非遗项目和200余名非遗传承人参与。活动期间,传承人线下销售收入17万余元,得到国际在线、新华网等30余家新闻媒体系列报道,阅读总量150万余次,吸引爱奇艺、抖音等视频平台转发播放量累计89万次,打造了我市“冰雪非遗”新名片。三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组织系统各级组织积极开展“云演、云展、云游、云读、云育”等活动,市京剧院推出“京韵悠长”网络直播季,定期在刷院官方“抖音”推出演员居家录制的京剧唱段创作《坚决要求上战场》《万众一心抗疫情》《让旗焕发出新的光芒》等抗疫作品进行线上直播;市评剧艺术中心线上推出“云上”新春系列演播,“战疫情志满城共赏评韵流芳”迎国庆优秀剧目线上展播;市剧艺术中心创作《人在青山在》等3支抗疫主题小型作品。以优秀文艺作品记录伟大抗疫斗争,诠释传递中国精神,汇聚了我市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抗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守文艺为民,深深扎根人民回应群众期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红色创作”“文艺轻骑兵”“让文物活起来”“互动研学”等特色支部、临时支部,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推出大批文艺精品。围绕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迎接的”“七一”“国庆”等和国家重大时间节点,各基层组织创作了大批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精品。大型京剧《血沃冰花》再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辉煌与悲壮,诠释了“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时代大主题;古装京剧《奇女无容》展现了奇女子无容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勇猛杀敌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现代京剧《冰道》让群众感受我市运动健儿奋力实现冬奥金牌梦,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大型城市剧《木兰马旭》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马旭为原型,呈现一代巾铜女兵闪光的人生历程和高尚的精神品格;大型城市剧《萧红》让人们铭记、传承黑土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大型评剧《走过暴风骤雨》展现中国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大型评剧《女儿》以“全国优秀员”“时代楷模”张桂梅为原型,弘扬了中华儿女坚韧博爱、百折不回的精神品质,讴歌了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格力量,深受群众喜爱。二是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常态化开展“送欢笑到基层”“蒲公英”计划等文化惠民活动,员干部带头沉一线,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赏戏曲、过大年”文艺演出、迎新春文博主题展览等活动,将文艺送到百姓身边,把和国家的文化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基层,并带动群众踊跃参与,极大激发基层文化活力。三是举办公益服务活动。市考古所在考古挖掘现场成立临时支部,走进遗址讲课,员考古专家担任文化讲解志愿者,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以鲜活的方式守护历史文脉,践行“让文物活起来”。市博物馆(市民族博物馆)作为市青少年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常年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推出“环球自然日”“博物馆奇妙夜”“开蒙礼”“成人礼”“祭孔大典”等群众参与度高、体验感强的系列公益特色品牌活动,策划“登龙门”“中秋聚龙博纸扇话团圆”“金榜题名一举高‘粽’”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将继续探索“+”模式,在开拓与业务融合发展思路上求创新,在链接与业务嵌入方式方法上求突破,在丰富文化供给服务人民群众上见实效,持续释放和文艺融合放大效应,为我市振兴发展贡献文旅力量。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