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
一、以“链式思维”谋篇布局,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
(一)项目建设不是“单打独斗”的突击战,而是“链条协同”的系统工程
(二)深挖存量潜能,激活企业转型“内生力”
(三)着眼未来赛道,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二、以“全周期服务”破解堵点,跑出项目推进“加速度”
(一)创新审批机制,打造高效服务“快车道”
(二)强化要素保障,筑牢项目落地“硬支撑”
(三)完善推进机制,构建闭环管理“责任链”
三、以“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点燃转型升级“强引擎”
(一)搭建创新平台,打造成果转化“新高地”
(二)培育创新主体,壮大科技企业“生力军”
(三)优化创新生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四、以“民生导向”凝聚共识,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一)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关键事”
(二)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
(三)推进乡村振兴,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五、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守牢安全发展“生命线”
(一)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守好项目建设“安全关”
(二)守牢生态环保底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织密_“防护网”
……
在全市重大项目现场观摩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一路观摩,一路思索;一路对比,一路奋进。今天走进兄弟区县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塔吊林立的施工场景、智能高效的生产车间,深刻感受到各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这既是一次工作成效的集中检阅,更是一场加压奋进的动员大会。一季度,XX区深入贯彻、决策部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主引擎”,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劲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下面,我从五个维度汇报XX区的实践探索、问题思考和攻坚方向。
一、以“链式思维”谋篇布局,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
(一)项目建设不是“单打独斗”的突击战,而是“链条协同”的系统工程。XX区立足资源禀赋,以产业链思维统筹项目谋划,构建起“强链、补链、延链”的发展格局。
锚定主导产业,绘制精准招商“作战图”。我们摒弃“捡到篮里都
……略……
让项目建设“一路绿灯”。
(一)创新审批机制,打造高效服务“快车道”。针对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的问题,我们推行“极简审批”改革。建立“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将原本串联办理的多个审批事项同步推进,对非核心材料实行“先办后补”;开发“项目审批云平台”,实现线上申报、在线审批、实时反馈,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同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疑难问题实行“一事一策”会商解决,确保项目审批“零梗阻”。
(二)强化要素保障,筑牢项目落地“硬支撑”。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创新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成立土地、资金、用工等专项保障小组。在土地方面,开展闲置用地清理行动,通过腾笼换鸟、弹性供地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在资金方面,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项目贷”“技改贷”等专属产品;在用工方面,建立“政企校”合作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开展技能培训,确保项目建设“人、地、钱”等要素无缝对接。
(三)完善推进机制,构建闭环管理“责任链”。为确保项目建设按节点推进,我们建立“三级调度、三色预警”机制。区级层面实行月调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门层面实行周会商,协调推进具体事项;项目现场实行日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问题。对进度滞后的项目亮“黄牌”预警,对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约谈。同时,将项目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树立“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形成人人抓项目、个个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以“创新驱动”激发活力,点燃转型升级“强引擎”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XX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一)搭建创新平台,打造成果转化“新高地”。我们高标准建设XX科创中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建设中试基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同时,建立“飞地孵化器”,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创新离岸中心,实现“研发在外地、转化在XX”的协同创新模式。
(二)培育创新主体,壮大科技企业“生力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对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分类施策。设立创新券、研发补贴等政策礼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科技服务管家”制度,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技术咨询等全链条服务。通过政策引导和精准服务,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让“科技小巨人”成长为“产业顶梁柱”。
(三)优化创新生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推出“人才新政20条”,从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建设“人才公寓+创业苗圃”的综合服务体,为人才提供“拎包入住、拎包创业”的便利条件。同时,搭建“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竞争平台,让各类人才在项目攻关、技术创新中脱颖而出。通过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让XX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四、以“民生导向”凝聚共识,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项目建设不仅要追求“经济指数”,更要提升“幸福指数”。X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一)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关键事”。我们建立“民生项目群众点单”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网络问卷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需求,将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升级、“一老一小”服务等群众关切的事项纳入重点项目库。实施“民生微实事”工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急难”问题,实行“即报即办、限时办结”,让民生项目更有温度、更贴民心。
(二)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围绕建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