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二)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三)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现状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二是高端服务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三、明确工作重点,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
二是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三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二)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争取更多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二是推进科技项目实施
三是培育创新主体
(三)加速数智赋能进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培育数字经济企业
(四)夯实金融服务根基,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丰富金融市场主体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防范金融风险
(五)聚焦节能环保服务,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二是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三是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和、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总结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发展改革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分管领导,各县(区)发展改革局主要负责人,以及市有关部门、重点企业代表等。刚才,市发展改革委围绕“五举措”推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作了汇报发言,全面总结了工作成绩,详细阐述了工作举措,对下一步工作也提出了明确思路,讲得很全面、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能够为制造业提供研发设计、物流运输、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有效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
……略……
更可持续的方向流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现状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自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以来,我市通过实施“五举措”,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依托国家政策优势,积极推进各类物流项目建设。成功纳入202x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X16万吨省级储备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等物流园区建设提速,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铁路专用线项目年内将投入使用。全市已培育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81户,排全省第2,西南运通公路物流有限公司成功晋级4A级物流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围绕重点产业争取国家和省布局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多个科技项目实施,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到位省级科技专项资金290万元,支持55家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培育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12户。在数智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印发系列文件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建成多个创新平台和数字化改造项目,培育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5户,建成智能化煤矿17个。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丰富金融市场主体,向银行机构累计推荐项目1132个,涉及融资需求1028.92亿元,促成意向性合作项目358个、金额185.5亿元,实现银企授信54.51亿元。在节能环保服务方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多个节能改造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融合深度不够。虽然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导致融合效果尚未充分显现。二是高端服务供给不足。在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能够提供高端、专业化服务的企业数量较少,服务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三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目前我市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留住方面还存在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政策的精准性、连贯性和执行力度上还存在不足,部分政策未能有效落地实施,对企业的吸引力和扶持效果有限。
三、明确工作重点,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物流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继续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构建“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确保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等重点项目按时投入使用。加强煤炭储配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物流设施的协同性和互补性。二是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加大对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智能仓储、物流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支持西南运通公路物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广统一的物流设施、设备和信息标准,提高物流运作的兼容性和效率。优化物流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多式联运、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方式,减少物流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二)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一是争取更多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围绕我市能源及能源化工首位产业、能矿装备制造、铝及铝精深加工、氢能产业等重点产业,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相关部门,争取在我市布局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和应用。二是推进科技项目实施。加快推进《黏土锂矿‘采选冶材’一体化技术攻关与产业示范项目》《西南复杂煤层综掘机整装成果转化技术》等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大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持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取得预期成果。加强对科技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建立项目绩效评估机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培育创新主体。继续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对新培育的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给予政策奖励,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速数智赋能进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细化和完善《X市工业领域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