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_精神学习教育自查评估报告

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_精神学习教育自查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18 10:32:58

  目录/提纲:……

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_精神学习教育自查评估报告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学”字筑基,在深学细悟中树牢建设“方向标”

  一是组织领导“强责任”

  二是理论学“全覆盖”

  三是警示教育“敲警钟”

  (二)紧盯“查”字发力,在深挖细查中找准建设“薄弱点”

  一是对照清单“精准查”

  二是多措并举“深入查”

  三是开门纳谏“广泛查”

  (三)着眼“改”字见效,在动真碰硬中扎紧建设“铁笼子”

  一是聚焦问题“靶向改”

  二是建章立制“长效管”

  三是分类指导“精准管”

  (四)立足“干”字当头,在担当作为中彰显建设“新气象”

  一是服务发展“显担当”

  二是保护资源“守底线”

  三是改革创新“破难题”

  二、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压实责任链条

  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牢整改关键

  三是必须坚持“制度约束”,强化长效治理

  四是必须坚持“融合共进”,服务中心大局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学深度有待加强

  二是问题整改存在“温差”

  三是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化学教育

  二是强化整改落实

  三是完善制度机制

  四是严格监督问责

  ……

  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_精神学教育自查评估报告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_精神学教育的部署要求,县自然资源局组坚持把学贯彻_精神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锤炼干部队伍的重要抓手,紧扣“学、查、改、建”全链条要求,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推动学教育走深走实。经全面自查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学”字筑基,在深学细悟中树牢建设“方向标”

  

  局组深刻认识到,_精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的“金色名片”,必须从高度抓学、强根基。通过“领导领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测试促学”四位一体模式,推动学教育入脑入心。

  

  一是组织领导“强责任”。 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_精神学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将学教育纳入年度考核、干部积分管理重要内容。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推进会,累计研究部署学教育工作5次,协调解决学场地、资料印制、人员调度等问题8个,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理论学“全覆盖”。 以支部为基本单元,采取“集中

  ……略…… 

  调办公室、人事股、政策法规股骨干组成2个交叉检查组,对5个基层自然资源所开展“突击式”检查,查阅财务凭证、考勤记录、台账等资料80余份;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联合县监委开展专项督查,走访办事群众40户、企业20家,收集意见建议27条。

  

  三是开门纳谏“广泛查”。 坚持“开门搞教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在局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设“建设征求意见”专栏,累计收到网民留言32条;组织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3场,邀请企业代表、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50余人参会,重点围绕用地保障、效率、政策宣传等方面听取意见;向全县12个乡镇(街道)、30个县直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函,收回有效反馈45份。经梳理汇总,共收集到“部分项目审批材料要求重复”“基层所政策宣传不够接地气”等问题11个,均建立台账纳入整改范围。

  

  (三)着眼“改”字见效,在动真碰硬中扎紧建设“铁笼子”

  

  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把问题整改与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结合起来,推动建设从“治已病”向“防未病”延伸。

  

  一是聚焦问题“靶向改”。 针对查摆出的公务接待超标准问题,修订《县自然资源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明确“三单合一”(审批单、菜单、发票)制度,将接待标准从“人均80元”下调至“人均60元”,今年以来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5%;针对用地审批流程繁琐问题,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式,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5项审批事项合并办理,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针对基层所考勤管理松散问题,启用“钉钉+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实行“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今年以来基层所迟到早退现象减少60%。

  

  二是建章立制“长效管”。 坚持“破立并举”,围绕政风险高发环节,新制定《县自然资源局项目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发监管细则》等制度3项,修订《财务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制度5项。例如,针对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易发生的“人情审批”“暗箱操作”问题,新制度明确“采矿权出让必须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竞价,评审专家实行随机抽取、全程回避”,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针对基层所“小微权力”运行不规范问题,制定《基层自然资源所权力清单》,梳理出土地巡查、宅基地审批、监察等7类23项权力事项,逐项明确办理流程、责任主体和监督方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分类指导“精准管”。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部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管理。对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强化“一岗双责”,签订《建设承诺书》,要求定期听取分管领域问题汇报;对关键岗位干部(如规划审批、土地出让、监察岗位),建立“一人一档”政档案,每季度开展政谈话,今年已开展谈话28人次;对基层一线干部,重点加强政策执行规范性培训,举办“自然资源业务大讲堂”6期,覆盖基层所干部150余人次;对新入职干部,开展“建设第一课”专题培训,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洁从政承诺书》等方式,系好履职“第一粒扣子”。

  

  (四)立足“干”字当头,在担当作为中彰显建设“新气象”

  

  坚持“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推动工作上”,将学教育与自然资源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转变促进事业发展。

  

  一是服务发展“显担当”。 围绕县委“工业强县、农业兴县、旅游活县”战略,主动对接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建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专班”,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保障县经济开发区扩容、乡村振兴产业园等12个重点项目用地1200亩,其中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解决用地指标800亩,占全年计划的85%;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推行“交房即交证”“带押过户”等便民举措,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2.3万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达98.6%。

  

  二是保护资源“守底线”。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田长制”,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整改违规占用耕地问题17个,恢复耕地面积120亩;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开展打击非法采矿专项行动,查处违法采矿案件5起,没收违法所得28万元;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12处,修复面积800亩,相关工作经验被《XX自然资源》杂志刊发推广。

  

  三是改革创新“破难题”。 聚焦数字化转型,搭建“自然资源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监察等6大类数据,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查信息”,今年以来通过平台发现并处置违法用地问题23起,处置效率提升40%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