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流动员去向掌握难、组织生活开展难、教育管理实施难等突出问题,**县着力在精准摸排、精准管控、暖心服务、正向激励上下功夫,确保流动员“离乡不离、流动不流失,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
一、地毯式精准摸排,为流动员“安家”
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支部找员”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咨询、家属了解、邻居反馈等形式进行“地毯式”筛查,掌握流动员流入地以及工作生活情况。指导各村(社区)建立流动员微信交流群,拉近员沟通交流距离,动态更新信息台账,确保流动员底数清、去向明。制定流动员“月量化”考核办法,对流动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开展等情况进行考评,确保工作规范化开展。今年来,共查找、联系流动员77名,分布于全国9个省市,建立流动员交流群9个。将**籍在外经商务工和未稳定就业大学生员组织关系转接到在外组织,实现了**在外流动员全部纳入在外组织管理的目标。
二、双报告精准管控,让流动员“归家”
针对流动员管理难问题,创造性推行“双报告”管理模式,找到一条既便于流动员参加组织生活,又可以让他们更好发挥作用的好路子。一是行前报告指方向,流动员外出前,及时向流出地组织报告,流出地组织对其进行“行前教育”,要求流动员到流入地组织报到,接受流入地组织的日常管理。二是行后报告明动向,依托“**发布”微信公众号、流动员微信群,推送省、市、县委有关工作安排及其它学资料。针对流动员工作生活地点不固定,探索推行“云日”,组织在外流动员进行线上学讨论,流动员定期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支部报告学情况和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
三、“三个一”暖心服务,使流动员“恋家”
采取“三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对流动员的关心关爱,增强组织凝聚力,用真心实意和真情实感关心关怀流动员。支部为每名流动员发放《流动员活动证》,通过开展学、参加组织生活等活动,增强流动员的责任感。为每名流动员发放《员生日卡》,过好员“生日”,增强流动员的荣誉感。组织人社、住建、城投等相关部门确定专人、组成专班,加强就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服务项目落地、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先后向流动员提供各类政策咨询50余次,帮助解决合同签订、劳动纠纷等问题12起。
四、搭平台正向激励,让流动员“兴家”
通过搭建“三大平台”,使外出流动员亮出员身份、融入地区发展、参与基层治理,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搭建流动员管理平台,建立“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开展一次评先评优、召开一场座谈会、完善一本后备干部台账”工作机制,对流动员进行管理。搭建流动员比学赶超平台,在乡镇间、流动员支部间、流动员间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争先创优做好各项工作,当好家乡推介的“宣传员”、招商引资“联络员”、群众外出就业的“引领员”、联系群众的“服务员”。搭建流动员服务家乡平台,吸引80余名流动员返乡创业,成功带动150多名群众发展苹果种植、大棚蔬菜、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