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认真贯彻“五做五加强”的总体思路,以落实工作责任为抓手,以推动发展为根本,以打牢基础为保障,着力提升基层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健全机制合力抓,落实了工作责任
作为县委,我认真履行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健全责任机制作为抓的根本。一是强化了各级组织抓的共识。牢固树立抓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着眼于把方向、做决策、管全局、用干部,先后8次召开县委会专题研究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的意见》等14个指导性意见,健全了工作制度体系。带头抓好联系点工作,要求区级领导每人联系2个先进组织、1个末尾组织,每季度反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副每人联系2个所属组织。本人先后多次深入包挂示范点、末尾组织调研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包抓的**村总支、**社区总支被命名为区级先进支部,末尾的**村支部得到了整顿提升,转化为先进组织。本人亲历亲为抓,有力地带动了各级组织尽职尽责抓。二是靠实了分级抓的责任。坚持任务具体化,责任分级化,年初安排组织部门集中调研谋划,明确全年工作重点任务,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县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每月确定一项重点工作,由一名包抓落实,形成了一把手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务干部全力抓的强大合力。三是建立了督查抓落实的机制。认真组织落实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进一步完善季度督促检查、半年评比通报、年底考核排位制度,4-6月份对各领域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7月份组织召开了服务型组织建设现场会,11月集中开展了工作调研,12月还要进行工作考核,我将在区十四届二次代会上做抓工作专项述职,接受代表评议,并组织各、工委在县委全委会和本单位员大会上进行专项述职评议。
二、围绕中心跟进抓,发挥了保障作用
始终把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强组织作为抓的关键。一是坚持围绕中心选配干部。制定《关于加强干部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先后抽调100多名科级干部组成工业园区和光伏产业重大项目推进组,入驻园区,进驻企业,帮助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抽调20名经济主管部门干部组成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引资,助力富强**建设;安排189名干部到局、文化新区拆迁等重点难点工作一线锻炼,助力和谐**建设。优先提拔使用25名曾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锻炼过的优秀干部,形成了全区重点工作在哪里,优秀干部就跟进在哪里的干部工作新机制。认真组织开展“三型五好”班子创建活动,力争3年内使90%的领导班子达到“三型五好”标准。二是坚持围绕发展聚集人才。深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规划建设新能源产业人才聚集区、现代农业人才示范区等4个人才特区。研究制定《**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暂行办法》,积极引进急需人才、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在节水材料研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艺术等3个领域建立了人才小高地,吸引各类人才1000多名,为全区重点产业发展聚集了优秀人才。三是坚持围绕保障建强组织。精心谋划推进先锋引领“六大”行动,农村围绕做精一产深化“先锋带富”行动,社区围绕做美城市深化“先锋惠民”行动,“两新”组织围绕做强二产深化“先锋助力”行动,机关事业单位围绕转变、提升效能深化“先锋为民”、“先锋便民”行动,围绕“双联”行动深化“先锋结对帮扶”活动,培育农村先锋基地125个,创建“六园”示范社区12个、“五好”企业组织76个,促进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组织、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搭建载体创新抓,提升了工作水平
始终把创新载体作为抓的有力抓手。一是推进了服务型组织建设。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意见》,组织实施了为民服务“同心圆”工程,以市民服务中心为依托,创新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在各乡镇、社区建起员群众服务中心,在行政村和楼院网格支部建立员群众服务站,建强服务队伍,完善服务机制,形成了上下衔接、互动融合、覆盖全区的服务网络。二是创新员教育管理方式。针对新形势下员管理教育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出推行以“为民服务记实登记卡,积分评定制和星级评定制”为内容的员“一卡双制”管理,实行量化积分、季度评星、年度评议,形成了员示范带动、奖优罚劣、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深化“百点示范”工程。坚持把抓点示范作为抓基层工作的有效方法,年内新确定50个基础条件好、示范引领强、工作特色鲜明的组织重点包抓,形成了**镇组织引领产业发展、**镇为民服务、**社区网格化管理、**公司人才建设等特色示范点,有效提升了工作整体水平。成功承办全市服务型组织建设和为老服务优秀社区创建两个现场会,探索实施的组织和员为民服务同心圆工程被组织部评为“全省基层创新项目奖”,“六园社区”创建等经验做法在《社区》、《的建设》等杂志刊发,扩大了工作影响力。
四、面向基层重点抓,夯实了工作基础
始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抓的重点。一是着力扩大各领域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在农村成立行业、产业、示范园区支部,社区推行工作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了两新组织“百日整推”活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注重工作规范化建设,把组织班子建设、员队伍建设、活动载体创新等元素统一起来,构建成系统的工作框架体系,实现了工作与中心工作的高度融合。二是着力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经费,全面落实基层“四件实事”,筹资504万元,将村干部工资提高到**元,社区聘用人员工资提高到**元,村和社区办公经费分别提高到3万元和5万元,落实“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40万元,新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4个,筹资30万元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组织进行奖励,激发了基层抓、促发展的工作活力。三是着力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把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一项打基础重长远的任务来抓,亲自安排部署,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指导各乡镇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村班子结构,采取“两推一选”的方法完成了村组织换届工作,使一批群众公信度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能人担任了村组织,夯实了农村工作基础。
一年来,我坚持把工作与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相结合,与转变、提升效能相结合,促进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到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6亿元,同比增长16.6%;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6亿元,增长43%;财政收入达到10.3亿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亿元,增长1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5678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96元,增长17.2%。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