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用范文
常用范文 > 在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发布时间:2025-08-2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市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大家好!加强流动员教育管理,是新时代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员教育管理的决策部署,以规定精神学教育为牵引,聚焦流动员管理难题,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举措,有效破解“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跟进、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实现流动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学、有为更有位”。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织密组织网络体系,夯实流动员管理根基

加强流动员管理,健全组织体系是关键。我县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组织架构,以严密的组织体系保障流动员管理全覆盖、无死角。通过强化组织覆盖、完善联系机制、优化阵地建设,切实让流动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力量,增强归属感与凝聚力。

(一)构建三级责任体系,强化组织统筹力。一是建立责任传导机制。我县构建“主责、支部主抓、员主体”三级协同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组织在流动员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流动员管理工作,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开展全面排查摸底。组织开展“三查一比对”拉网式排查工作,对全县流动员进行全面梳理,精准掌握其基本信息、流动去向、从业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村一表、一镇一册、一县一台账”动态管理模式,实时更新流动员信息,为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已全面掌握xx名流动员详细信息。三是深化区域协作。积极与流动员流入地组织沟通对接,签订共建协议xx份,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员共管,实现流动员管理无缝衔接,确保流动员“流动不脱管”。

(二)创新联系服务机制,提升管理精准度。一是选派红色联络员。在各乡镇推行“抓、抓”工作机制,选派xx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员干部担任“红色联络员”,与流动员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关系。联络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流动员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传达组织的关怀与要求。二是实施结对帮扶举措。在流动员集中区域,推行“1+N”结对联学模式,即一名本地员结对联系多名流动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展学交流活动。同时,建立“三联三访”机制,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定期反馈,全年累计解决流动员实际问题xx件,切实增强流动员的获得感。三是建立动态跟踪制度。对流动员实行台账化管理,建立流动员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掌握其流动变化情况。通过定期回访、跟踪问效,确保对流动员的管理服务不断档、不脱节。

(三)优化阵地建设布局,增强组织凝聚力。一是拓展流动组织覆盖。依托驻外商会、行业协会等平台,在流动员集中区域建立流动组织xx个,为流动员搭建学交流、组织生活的平台。流动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日、课学等活动,让流动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二是打造线上活动阵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云支部”xx个,为流动员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交流渠道。通过“云支部”,定期推送规定精神学教育资料工作动态等内容,组织开展云端研讨、线上课等活动,实现流动员学教育“不掉线”。三是强化阵地功能整合。将流动组织活动阵地与当地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有机整合,拓展阵地服务功能。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流动员组织生活,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搭建多维学平台,推动流动员学深悟透

抓好流动员学教育,关键在于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学载体。我县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学平台,以多样化的学形式满足流动员学需求,确保流动员学教育全覆盖、有实效。通过打造线上学矩阵、拓展线下学阵地、创新学活动载体,让流动员在学中提升素养、增强性修养。

(一)打造线上学矩阵,实现学便捷化。一是建强网络学平台。依托“学强国”“员网”等权威网络平台,结合本县实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线上学资源库。定期推送红色课、政策解读、家乡发展动态等内容,全年累计推送学资料xx期,为流动员提供丰富的学资源。二是开展云端互动学。利用“云支部”平台,组织流动员开展云端研讨、线上主题日等活动,全年累计开展云端研讨xx次。通过线上互动交流,促进流动员之间思想碰撞,提升学效果。三是建立学激励机制。建立线上学积分制度,对流动员线上学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通过积分排名、表彰奖励等方式,激发流动员学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拓展线下学阵地,确保学常态化。一是建设实体学场所。在流动员集中区域,依托当地群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室等场所,建设流动员学驿站xx个。学驿站配备必要的学资料、学设备,为流动员提供固定的学场所。二是组织实地研学活动。利用本地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等资源,组织流动员开展“三同”研学活动,让流动员在实地参观学中接受性教育、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全年累计组织研学活动xx场次,参与流动员达xx人次。三是举办集中补学活动。抓住流动员返乡时机,开展“返乡补学班”,组织流动员集中学规定精神、的创新理论等内容。全年累计举办“返乡补学班”xx场,有效弥补流动员日常学短板。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Top